第三十二章 中秋诗会(求支持)
也是在军队中混过的杨志自然明白这些捕快所言不假。在捕快离去后,杨志直接给贾宝玉跪下。“小人杨志,感谢大人的救命之恩。”“杨志此生怕是无以为报,就贱命一条和力气一身,真是愧对大人。”贾宝玉看了看他,声音平静的问道:“你曾是军旅之人?”杨志点头,“小人乃杨家将后人,杨令公之孙。”“后来因为犯了过错,丢失了花石纲,才不得以离开了军旅。”贾宝玉点点头,“嗯,不错。”“杨志,你可愿效命于我?”“正好我身边缺少心腹,可用之人。”这时,杨志再次跪倒,给贾宝玉大礼拜了拜。“小人杨志愿意追随大人左右,这条贱命随时为大人而用。”“上刀山,下油锅,小人眼皮不眨一下。”“另外,这柄宝刀也献给大人吧。”贾宝玉摇头笑了笑,“你这柄祖传刀还是自己留着吧。”“只要你肯用心效力,我保你加官进爵,光耀门楣,不负你杨家将威名。”贾宝玉寥寥几句话,就说的杨志热血沸腾,感动的眼中含泪。几天后,贾宝玉在袭人的服侍下,换上了一身全新的锦袍。无比的俊朗,神采风扬。“宝哥哥,你好没好呢?”此时,林黛玉笑着走了进来。“好了,好了,看把你给急的。”贾宝玉又照了照铜镜,随后转身来到了林黛玉的身边。“哼,今天可是诗会啊。”“而且可能是中秋前最大的一场了,又怎能错过。”“宝哥哥,听说今日伊川先生和尚书右丞也会去呢!”对于今天的诗会,汴京的豪门,皇亲贵族,以及天下间的名人学士都会前去参加。自然是热闹无比。在往年的诗会上,也都会流传出一些才子佳人的美好故事。也都有一鸣惊人,从此名声天下闻的才子出现。这样的盛会,贾府中的年轻人们自然是不会错过。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探春、迎春,很多人都会看。今夜的汴京城果然热闹非常,灯光通明。一路而来,马车外晃动的是无数热闹的火光。掀开帘子朝外面望出去,即便平日里安静的道路上此时也是热闹非常。到得附近的商业街时,前方道路上但见人头涌涌,马车便根本如同陷入泥沼一般难以前行。一个舞着大龙的队伍正敲锣打鼓地自那边过来,驾车的少年车夫便只好将马车停在了旁边。“呵呵,走吧,我们步行过去。”“正好也能见一见夜晚的风景。”说着,众人走下了马车。此时,贾宝玉还不忘悄悄的拉了拉林黛玉的小手。好在周围吵杂,光线昏暗。林黛玉面色休虹,不过也没太挣扎。诗会是在康王府,府中的园林举办。这也是每年的规矩了。这个园林硕大无比,颇为惠宏。只有拿到请帖的人才能进去。里面自然也有人接应,服侍。像笔墨纸砚这种必备的物品也全都准备妥当。这场诗会,不仅是那些文人才子,豪门公子小姐,基本上汴京有名的歌姬、花魁,也都悉数到场。人气最旺的,自然要属文采非凡,歌舞一绝的李师师了。说来也巧,在朝着府中走时,贾宝玉迎面看见了几个熟人。正是前几天那qun被自己鞭打的书生才子们。到现在,有些严重的,脸上还挂着淤青呢。仇人见面分外眼红。这些人表面上不敢同贾宝玉对视,但牙根却是咬的生疼。在前些天事件发生后,众人便到了自己老师那边告状。随后便知道了贾宝玉的身份,贾贵妃的亲弟弟,新任的南部禁军总都统。背景太深,开封府根本不管。不过经过一番宣传,如今的贾宝玉可是成了天下才子们共同唾弃的对象。随后,那个鞭打才子的莽夫贾宝玉,也来到了这场诗会的消息当即传了出去。很快,在康王爷和右丞相李纲简短讲话后,诗会开启。场间的乐曲声随即响起,气氛也在瞬间热闹起来。可谓是欢声笑语不断。一张张绢纸被这些才子填上,传到了品评席。只有被点评后,认为有特色,不错的诗句,才会公布出去。而对于其中那些佳作,几位品评的大家,还会公开点评一番。然后将诗句传给那些歌女,当场配上乐曲,吟唱出来。随着诗会的进行,很快,便有佳品之作被传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