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8章 箭矢传书,招降新郑!(3/5)
“举盾!”
新郑城头上,守将看着铺天盖地而来的箭矢,仓皇大吼,他以前也曾率领han国士兵与秦军交战过,但每次秦军都是击鼓后放箭。
怎么这次……
不按套路出牌?
喝!
新郑城头上的士兵们闻言,纷纷举起了手中的皮盾、木盾。
咚!
咚!
咚!
沉闷的声响从盾牌上传来,新郑的守城士兵心中浮现出了一缕缕疑惑,这声音……怎么听着不太对劲?
han国以强弓劲弩闻名战国时代,所以这些士族豢养的军士们对弓弩的强度十分了解。
按理说秦国弓弩不弱,以目前的距离,箭矢只会扎在盾牌上或洞穿木盾,但这‘咚咚咚’的声音,听上去竟似是都弹开了!
“难道是上天赐福,让我们的盾牌更加坚固了?”
新郑的守城士兵心中浮现出了种种疑惑。
一轮箭雨停歇。
士兵们放下了手中的盾牌,旋即他们便看见了地上散落的箭矢,这些箭矢的箭头处已经破碎,露出了平滑的箭杆,而箭杆上则系着一份帛书。
“将军请看!”
一位军士从地上拿起箭矢,摘下帛书递给了守城将领。
新郑守城将领拿来帛书,展开仔细看了起来,然而他只看到一半,便冷哼一声,把帛书扔在了地上:“动摇军心!”
“来人!”
新郑守城将领沉喝一声:“把这些帛书箭矢都收起来,一并烧掉!”
“喏!”
守城军士拱手领命,召集了几个人开始捡拾城头上的箭矢。
但秦军的帛书箭矢足有上千支,一时半会儿根本捡不完,更何况还有一些射到了城内的瓦舍、民居。
“这上面绑着什么?”
“拆开看看……”
“是秦国的招降书!”
“叛乱者族之,顽抗者屠之,资助者抄之,举告者赏之,首功者爵之?”
“只要举告便能获得赏赐?”
“参与叛乱的要被灭族,资助叛乱者要被抄家……”
“大家不要怕,外面只有三万秦军,根本攻不破新郑!”
“对对对!”
“……”
新郑城内的士族富户都慌了起来,他们全部都跟公仲轲、靳陀、田淳三人有联系,而且大多资助了粮草辎重。
若是按照秦军的帛书来说,城破之后,岂不是都要被抄家?
“不行!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必须把家里的所有仆人都派去守城,只有守住新郑,才能保住我们家的产业!”不少旧韩士族、富户都开始发动自己的力量,全力投入城防。
而有一些旧韩士族、富户,则开始密谋:“公仲轲等人叛乱,我等本来就不想从事,但迫于其淫威,无奈资助之,如今秦军兵临城下,破城只在旦夕,需早谋退路!”
“杀了公仲轲、靳陀、田淳三人,向秦军举功!”
“看守城门的军士乃我家私兵,可令其开门,迎秦军入城!”
“此事需布置周密,以免被公仲轲等人察觉!”
几个士族的族长正在暗中密谋时……
公仲轲、靳陀和田淳聚在郡府中,脸上都浮现出了喜色。
“魏国竟然真的出兵了!”田淳看着传书竹简,眼中是掩饰不住的惊喜,“本以为魏王登基不久,无法弹压朝臣,最早会在明天给回信,没想到今天就做出了决断!”
“魏王颇有信陵君之风啊!”靳陀感慨道,信陵君是魏王的祖父先辈,这么说倒也没错。
公仲轲轻轻点头,笑着道:“如今魏国出兵,秦军已不足为虑!”
“然也!”
靳陀和田淳纷纷点头赞同。
而此时新郑城内的张家,张良正招呼着弟弟张禾收拾家资……
“大兄,如今新郑守军万余,城外秦军不过三万,新郑城高墙固,坚守至齐魏出兵应该不成问题,为何要收拾家资?”张禾有些疑惑的问道。
“假守腾以箭矢投书,看似是招降,实则是离间人心,今晚必有士族异动,还是尽早脱身为妙!”张良神色严肃的说道。
张禾闻言,更加不解:“那大兄为何不讲此事禀告公仲大人,反而要逃出城去?”
张良停下了手中的动作,他回身看向城外,叹息道:“秦国一统之势已成,燕、赵、魏、楚、齐已经无力抵挡了,少则十年,多则二十年,这天下就要尽归于秦了!”
“公仲三人以新郑举事,或能顽抗一时,但对于大局来说,终究无济于事。”
张良神色悲戚的道:“想要光复han国,必须要等待良机!”
张禾闻言,沉默了下来,他不如兄长聪明,但胜在听话,兄长说什么就是什么吧!
两人收拾好了家资,准备趁着今夜之变,带家眷仆人跳出新郑。
金乌西坠,天色渐晚。
宁腾命秦军在城外驻扎休整,看上去丝毫没有攻城的打算。
“将军,如今新郑城内人心浮动,正是攻城的最佳时机,末将请命率八千步卒进攻新郑东城!”中军大帐内,任嚣站出来,请求出战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