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同人衍生 造反:从掳走长孙无垢开始

第71章李渊:承远吾孙,乾隆也!!

  第71章

  长安。

  立政殿。

  李渊拿着两份密信。

  房玄龄、长孙无忌站在下首,紧皱眉头,低头看地。

  良久之后,李渊缓缓放下手上密信,透过殿门看向殿外的天空,摇头叹道:

  “唉!我李家,这是造了什么孽,明明都已经夺了这江山,老二和承远却闹内讧,将这大好的局面,活生生的给弄成了这样!”

  房玄龄与长孙无忌对视一眼,心头充满着不好的感觉,随即上前拱手道:

  “太上皇,北方战事到底如何,陛下那边是否已经带兵赶往北方?”

  长孙无忌也焦急的看向李渊,等待他的答案。

  “南越城破,守军尽数孝国,百姓被突厥蛮子杀得十不存一!”

  “现在,突厥蛮子正在继续攻伐,兵指丰州!”

  房玄龄两人闻言,登时慌乱无比。

  “这……这怎么可能,东突厥怎么会突进的如此之快!”

  “才几天的功夫,东突厥居然破了南越,还杀向丰州!”

  最后,房玄龄上前一步,着急的问李渊道:

  “太上皇,那……陛下呢?陛下有没有带兵回防?如果不能守住丰州的话,大唐危矣!”

  长孙无忌也是无比紧张的,盯着李渊看。

  听到房玄龄的问话,李渊苦笑一声道:

  “带兵回防?老二还哪有兵可以带啊!”

  房玄龄两人眼中迷茫一闪,不知道李渊说的,到底是什么意思。

  陛下不是带去十万精兵吗?

  怎么就没兵了?

  同时,两人心头也升起了些许不安。

  难道,西域的战事,出了变故?

  李渊扫了两人一眼,一边将身前的战报递于两人,一边说:

  “老二带兵去到河洲,承远亦带着兵赶了过去,足足十三万周国精兵,一出手就在一刻钟内,将程咬金所率三万人,尽数斩杀,就连程咬金亦被割下了头颅!”

  房玄龄两人,听了李渊的第一句话。

  便愣在了那里。

  也没有心思去看战报。

  实在是这消息,太过匪夷所思了。

  建国这么短时间,大周居然能拉起十三万的大军。

  这李承远,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更令他们无法接受的是。

  一刻钟,将程咬金所率精兵全都斩杀。

  而且连程咬金都战死。

  这……

  怎么可能!

  面对两人的呆滞,李渊根本没有理会,继续道:

  “到了河洲城前,承远更是在十里开外,一箭射向老二,全靠老二运气好,只是被射瞎,并没有被射死!”

  没等李渊继续说下去,房玄龄两人登时紧张的打断道:

  “什……什么?陛下受伤了?”

  “李承远这厮,怎么可能会如此强悍,十里开外的一箭,居然射瞎了陛下!”

  李渊扫了两人一眼,摇头苦笑道:

  “听我说完吧,接下来还有更令你们觉得不可思议的事情!”

  房玄龄两人闻言,强压心头焦躁,等待李渊继续说下去。

  “随后,周国大部队围困河洲一夜后,不知道使了什么法子,招来地龙,一击将河洲城墙摧毁,杀进河洲城中!”

  “老二趁乱逃脱,河洲守军鏖战一夜,却被周国精兵,斩杀殆尽!”

  “你们说,老二哪还有兵去回防?都不知道他现在是生是死,流落到了何方!”

  等到李渊说完,房玄龄两人都觉得有些恍惚。

  感觉有点不真切。

  如果说,李渊之前说的,还有那么一点可能实现。

  可那召唤地龙之说。

  他们却万万不能相信!

  地龙!

  那可是地龙啊!

  世间怎会有人,能召唤控制它!

  对于这点的怀疑,让他们都没有去细想李渊接下来的话。

  “荒谬,简直太荒谬了!太上皇,这份密信绝对有鬼,我看是李承远抓了我大唐的探子,假传的消息!”

  “居然连地龙之说都出来了,这根本就是在鬼扯!”

  呆愣片刻,房玄龄两人大摇其头,对着李渊道。

  “你们也知道,我大唐所传之战报密信,皆有印记,经过加密,而且不仅是经一个探子之手,怎可能有造假一说!”

  李渊看着两人,缓缓道。

  虽然,他也觉得不可信。

  可却不得不相信。

  不仅是因为密信。

  更因为这段时间,李承远的所作所为。

  房玄龄两人听完李渊这句话,眉头紧皱起来。

  复又拿起密信,仔细的查看了起来。

  印记,确为大唐独有。

  而且字迹,还是他们认识的一个密探之字迹。

  造假之说,站不住脚。

  随后,他们便看起密信的内容。

  密信上所述,比之李渊讲的,更加详尽真实。

  让两人宛若身临河洲一般。

  当一段段看02下来后。

  他们都觉得心头发悸。

  而当他们最后看到,洮州城外一役的详细描述时。

  更是瞳孔时而放大,时而缩小。

  眼中,担忧与忌惮交加。

  一万突厥精骑,居然被李承远的七千人,尽数杀死在两里范围之内。

  李承远所率之军队,实在太恐怖了!

  虽然,信中未有李二被俘或者身死的消息。

  可他们依旧无比担心。

  被这样的部队追杀。

  就算是完好的李世民,也不一定躲得过。

  更何况是现在重伤的李世民。

  房玄龄两人,陷入到了久久的沉默当中。

  就连眼中神采,都无比黯淡。

  放入丢了魂魄一般。

  良久之后,房玄龄回过神来,一时没了章法,上前询问李渊道:

  “太上皇,那我们现在怎么办?陛下不知所踪,北方又节节败退,难道我大唐江山,就这么拱手让于突厥蛮子吗?”

  长孙无忌皱着眉头,想了一会道:

  “玄龄,太上皇,我认为当务之急,是要找到陛下,并且将陛下从李承远手中救出来,这样我大唐还有救,如若不然的话,我大唐将万劫不复!”

  李渊看了看房玄龄,又看了看长孙无忌,道:

  “救?我们根本就不知道,老二现在在哪里!”

  “而且,以承远手下之战力,要救的话,起码要派出十倍于他的兵力,也就是要派出七万精兵!”

  “现在,我们到哪里去找七万精兵?”

  “就算有七万精兵,我们能不去保疆卫土,驱逐突厥,而派去救老二吗?”

  听完李渊的话,房玄龄两人登时苦笑。

  他们虽想要将救李二,放在第一要务。

  可面对当前之局面,根本就做不到。

  甚至,如果他们遣出所有人,去找寻搭救李二。

  可能会将整个大唐,拖入到一个无法收拾的地步。

  “去调集全国的军队,准备驰援北方,一定要将突厥拦在洛水以北!”

  片刻之后,李渊眼睛一缩,作出了决断。

  “玄龄安排好了驰援北方之事后,便去兰州吧!我想老二定然不会再去洮州,兰州当是他第一选择的地方,如果运气好的话,在承远之前将他救下!”

  说完北方战事后,李渊想了良久后,这才对着房玄龄又说了一句。

  房玄龄两人对视一眼,点头应诺道:

  “是!”

  随后,两人便离开了立政殿。

  忙着下令调兵。

  等到两人回到府中时,已经是天色放亮。

  可即便一夜未睡。

  两人回府之后,却依旧不能入睡。

  实在是河洲之事。

  让他们太过震撼!

  至于李渊,在房玄龄两人离开之后。

  便独自坐在立政殿中。

  一边看着殿外黑暗无光的天空,一边自顾自的喝着闷酒。

  也不知道在想什么。

  ……

  丰州城外,东突厥营帐。

  哗啦啦!

  颉利看了来自西域的战报后,一把将身前的所有东西,全都扫到了地上。

  并且,厉声大骂道:

  “混蛋,该死的混蛋!李承远,你居然敢杀我颉利亲弟,还将我一万子弟赶尽杀绝!”

  “吾颉利,定不会饶过你!”

  “来人,给我召呼合、莫及、丙那等人过来!”

  最后,颉利对着外面大叫一声。

  “是,可汗!”

  外面的卫兵,答应一句。

  便去找突厥南侵的一些主将。

  不多时,呼合等人便来到了颉利的王帐。

  “可汗!”

  这些人进来之后,对着颉利单膝问好一声。

  便好奇的看向明显情绪不对的颉利。

  现在南伐之事,尽在掌握之中。

  可汗为何面色不虞,隐有暴怒之际?

  众人眼带疑惑的小心对视一番。

  “你们看看这份战报!”

  等到所有人落座之后,颉利将面前的河洲战报,扔给了呼合等人。

  呼合等人立刻围到一起,看了起来。

  看完之后,均是茫然且震撼的眨起了眼睛。

  这……

  这是真的还是假的?

  刚刚建国不久的周国,居然将唐国都给打败了!

  而且,还撵得唐国国君李世民,如丧家之犬一般逃窜!

  呃!

  对了!

  他好像还杀了我们的人。

  连巴楞都被周国国君李承远给杀了!

  怪不得可汗如此发怒呢!

  “可汗,你寻我们来,是要替巴楞及我们突厥的勇士报仇吗?”

  良久之后,呼合第一个回神,看向颉利问道。

  颉利三角眼倒竖,冷冷道:

  “哼,李承远他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儿,居然敢杀我草原的勇士,我们决计不能这么算了!”

  呼合等人对视一眼,皱眉道:

  “可汗,这个李承远虽只有七千人,可他们的战力从战报上已经看出,非常的强悍,而我们现在正值攻打大唐之际,实在不易多生事端啊!”

  “是啊可汗,西突厥已经在进攻大周,我想李承远定然会舍弃追杀李二,返回大周去的,我们即便现在派人去追杀他,可能也追不上!”

  “可汗,功唐之事,才是我们现在首要任务,至于替巴楞将军及我们草原勇士报仇之事,还是等到我们拿下大唐,再行计较!”

  ……

  呼合等人,倒不是真怕了李承远。

  毕竟李承远仅有七千人,即便战力强悍。

  他们却也不惧。

  大不了,多派些兵去围剿罢了。

  至于河洲城之战事,招来地龙之说,他们却认为是探子夸大,不足为信。

  他们不想派兵去和李承远硬抗,仅仅是因为想要早点将大唐拿下而已。

  颉利听了众人的话,三角眼顿时眯了起来。

  冷冷扫视了众人一眼。

  呼合等人,登时不敢再出言。

  甚至连呼吸,都小心了些。

  从这点上看,颉利在军中的威望,无比之高!

  “你们所说李承远会回大周,断然不可能出现,因为我得到消息,李承远那十多万大部队,已经回到了大周,他定然是想要用这七千人,将李二追杀至死!”

  “吾也知道现在攻打大唐,才是首要任务,但是报仇之事,却也不能搁置!”

  “我们本来就是做着将大唐全都打下的打算,原定计划是拿下南越,攻下丰州,然后长驱直入,直指长安,打下长安后,再将整个大唐全都收入囊中!”

  “但是,现在我们可以改变下战略,先行攻下灵州,然后兵指兰州,将大唐东西斩断,然后再行进攻长安,一路向南的打过去!”

  颉利从位子上站起来,站在一张牛皮地图上,指指点点,跟众人说了起来。

  呼合等人知道,颉利此番改变战略。

  多半是为了要杀李承远。

  可颉利所说,和他们打下大唐并不冲突。

  他们也就没再说什么。

  颉利见众人没有反对,对着呼合道:

  “这样,呼合你带五万人,先往西域的方向,查探寻找李承远的踪迹,如果找到他,一定要将他的人头提来见我!”

  呼合拱手答道:“属下领命!”

  颉利继续对着其余人道:

  “明日一早,不再攻打丰州,我们直接前往灵州去,攻下灵州,便拔营前往兰州,然后与呼合会合,继续一路往北碾过去!”

  其余人应诺道:

  “是,可汗!”

  “去做准备吧!”

  说完之后,颉利便挥退众人。

  众人离开之后,便向下传达颉利的命令。

  并且做着明早拔营赶赴灵州的准备。

  第二日清晨,呼合便带着人,一路往西南方向,快速赶去。

  颉利带着大军,在丰州城守及百姓的目光下。

  快速离开。

  这让丰州城中的所有人,全都一愣。

  不知道颉利搞什么。

  当然,随着颉利大军的离开。

  丰州城内风声鹤唳的气氛,也一扫而空。

  守城的将士及百姓,全都欢欣鼓舞。

  他们不知道的是,并不是颉利的仁慈救了他们一命。

  而是李承远,救了他们一命。

  ……

  兰州郊外两里。

  李承远带着两千白袍军,大摇大摆的驻扎在这里。

  完全没有掩藏形迹。

  之所以这么做,只是因为李承远根本就不怕兰州守军。

  即便兰州城内部队倾巢出动,也不过两万余。

  他们完全能挡得住。

  既然如此,那就不要藏着掩着。

  当然,李承远并不是这么扎营等待。

  而是将两千白袍军,分散到了兰州城外五里方圆。

  一旦发现李世民的踪迹,就能马上通过信号,告诉其余人。

  从而前去围捕!

  至于说颉利所说,李承远粮草缺乏之事。

  并不存在。

  如果是在商城系统开启前,李承远说不定还需想方设法,为这在外的七千白袍军提供粮草辎重。

  可有了商城系统后,这些都不是问题。

  当初杀了一万突厥兵,攒到的一万积分,足以在商城中兑换供给七千人百年所需的粮草!

  甚至,还能每隔一段时间,变着花样的让白袍军变变口味。

  当日将白袍军分成三队后,李承远便兑换了每对所需耗用一月的粮草,让众人带着。

  加之白袍军的战力,如不是遇上大股敌人的遭遇战。

  李承远完全可以在大唐,横冲直撞。

  直至抓到或者杀死李世民!

  当然,仅凭这些人,想要攻下一座城池,那决计是不可能的。

  即便李承远手上有强悍的火药。

  毕竟,这样对部队的消耗。

  实在太大了!

  其余一切,都不是问题。

  现在,困住李承远最大的问题。

  就是李世民到底在哪里。

  同时,李承远还要祈祷,李世民不要暴毙在路上。

  不然的话,他的两个任务,可要失败了!

  幸好,这几日蹲守在兰州城外。

  李承远并没有得到任务失败的提示。

  这也是李承远,一直耐心等着的原因。

  ……

  距离李承远营地数里外的一破庙中。

  有几人围坐在那里烤着火,啃着干粮。

  其中一人,精神萎靡,一只眼眶空洞。

  连坐,都需要人搀扶。

  如果李承远在此,定能认出这人就是李世民。

  而围在他身旁的,则是杜如晦和保护他逃遁的三个禁卫。

  此刻的李世民,无比狼狈。

  独眼中,闪着阵阵阴狠及愤怒。

  杜如晦艰难的吃完干粮后,担心的看了一眼李二,问道:

  “陛下,我们在这里看了一日了,虽然李承远扎营在兰州城外,可他手下的人数量有限,不可能将整个兰州城城郊都控制住,我们为何还不避开李承远的营地,偷偷进入兰州城?”

  李世民虚弱的摇了摇头道:

  “克明,你没发现兰州城外,实在太过平静了!这很不正常!”

  “虽然李承远手下人少,可个个都是高手,而且军营中看似人声鼎沸,其实并没有多少人!”

  “朕估计,现在兰州城外定全是李承远的眼线!只要我们出现,他们定然一拥而上,将我们生擒!”

  “我们继续在这里等着,李承远孤军深入,干粮定是不多,他坚持不了多久,就会退去的!”

  虽然知道自己拖不起,可为了自己的安全,李世民还是决定不冒险。

  杜如晦听到这话,仔细的观察了下前方的情况。

  发现兰州城外,确实非常平静。

  就连过往的行人,都非常之少。

  认为李世民的猜测是对的。

  加之李世民现在的状况,并没有非常危急。

  也就决定再等等看。

  李世民和杜如晦这么想。

  可其中有个名叫梵谷的禁卫,可不这么想。

  这一路走来,非常艰难。

  不说吃不好,坐不稳。

  就连睡觉,都时时提心吊胆。

  生怕李承远杀到。

  他早就迫不及待的,想要进入城市。

  好好的饱餐一顿,睡上一觉。

  现在听李世民如此风声鹤唳,完全被李承远吓破胆的样子。

  虽然没说什么,可李世民在他心中的崇高形象,瞬间跌落谷底。

  甚至,他在怀疑自己效忠李世民。

  是不是对的!

  不过,毕竟人是大唐皇帝。

  他还没有胆子,当众反驳李世民的话。

  只是心中,却存了另外的心思。

  李世民五人一等,便是一天。

  等到日暮落下。

  李世民五人便看到,李承远营地中篝火升起。

  一股浓郁的肉香,更是从李承远营地中,飘散了过来。

  闻着这浓郁的肉香,以及淡淡的酒香。

  李世民五人微微一愣。

  “真是奇怪,当初也没见李承远他们带着辎重,他们去哪里搞得肉和酒?”

  杜如晦吞了吞口水,奇怪的说了一句。

  李世民的眼神,瞬间阴冷了起来。

  他刚才还在说,李承远没有粮草。

  可现在,对方居然大鱼大肉的喝起酒来。

  李承远这是在狠狠的扇他巴掌啊!

  同时,李世民也非常不自信起来。

  对方都还有心情喝酒吃肉,完全不担心粮草。

  那自己,到底还该不该继续在这里苦等?

  叫梵谷的禁卫,狂吞口水的同时,暗中鄙夷的扫了一眼李世民。

  没有多说什么,缩到一旁,闭目养神起来。

  李世民在这时候,也回过神来。

  他对杜如晦道:

  “好了克明,别看了,好好休息,才能继续和李承远耗!”

  李世民说完,杜如晦几人便带着意犹未尽,暗中吞着口水。

  跟着李世民,窝到破庙角落。

  以地为席,以茅草为被。

  和衣休息。

  只是,他们眼睛虽闭上。

  却怎么都睡不着。

  特别是李世民,一想到自己在这里风餐露宿,饿的肚痛,冷的直发抖。

  可李承远那厮,却在营地中大酒大肉的吃着。

  帐篷被铺的睡着。

  怎么都不得劲。

  一直到半夜,李世民等人这才疲惫不堪,沉沉睡去。

  可在众人熟睡之时。

  那叫梵谷的禁卫,却睁开了双眼。

  他一个轱辘起身,扫了一眼李世民。

  轻手轻脚的,快速出庙。

  朝着东北方向,小跑而去。

  他这一逃,便跑了一天一夜。

  正当他看到一座小城,想要入城歇息的时候。

  突然见到远处,尘土飞扬。

  宛若千军万马而来一般。

  他顿时愣住了。

  难道是来驰援陛下的大唐军队?

  惨了!

  如果被他们抓到,那我就算有九个脑袋,也不够掉的!

  我现在该怎么办?

  我该怎么办啊!

  如果知道有人来救陛下,我还逃什么啊!

  不行,我绝不能让他们抓到!

  就在他愣神之际。

  马蹄声渐进。

  只见乌泱泱一片骑兵。

  快速的朝着他这边而来。

  而那群人,仿佛看到了他,高声的大喊道:

  “那边有个唐人!”

  “哈哈,好几日没有见到活的唐人了,快点抓住他,来给我们逗逗乐子!”

  “唐人,给我乖乖站在那里,不然爷爷一箭射杀了你!”

  ……

  这些话,告诉梵谷。

  来人并不是他猜测的大唐援军,而是突厥蛮子!

  他所料不差。

  向这边急行军的,正是颉利派来围杀李承远的呼合部。

  看着呼合部队越来越近。

  梵谷想死的心都有。

  这下,我真死定了!

  不!

  遇到突厥兵,比遇上大唐援军好。

  起码我有他们想要知道的消息。

  梵谷灵机一动,仿佛抓到了救命稻草。

  不待突厥兵冲上。

  他急忙飞奔过去,并且高喊道:

  “各位勇士,我有一个消息可以告诉你们,希望你们能放我一条生路!”

  “突厥的勇士,我是你们的朋友,我有李世民的行踪,只要你们不杀我,我愿意告诉你们!”

  当梵谷说知道李世民消息时。

  突厥大军猛然一震。

  随后,加速朝着这边冲来。

  片刻便到了梵谷面前。

  呼合更是排众走出,骑着战马,高高在上的看着梵谷问道:

  “你说,你知道李世民的行踪?是不是真的?如果你敢欺瞒我的话,我定让你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面对呼合满含杀气的声音,梵谷吞了吞口水,三指比天发誓道:

  “突厥勇士,我愿指天为誓,并没有撒谎,我现在就可以带你去抓李世民!”

  呼合凝视梵谷片刻,招来卫兵道:

  “将他带上!”

  看到呼合反应,梵谷长出一口气。

  没有反抗卫兵对自己的捆绑,舔着脸笑道:

  “谢谢勇士不杀之恩,我马上就带你们去抓李世民!”

  呼合见梵谷这么识相,笑笑道:

  “如果你真能让吾抓到李世民,我不仅不杀你,还要重赏你!”

  梵谷一听,双眼发亮,连声道:

  “一定,一定!”

  从梵谷决定逃走时,他就注定不可能继续生活在大唐。

  所以此刻,他也丝毫没有什么骨气。

  对呼合更是一脸谄媚,一副走狗的样子!

  呼合一部五万人,在梵谷的指引下,快速的朝着兰州而去。

  在路上,呼合从梵谷口中得知。

  不仅李世民在那里,他此次的目标李承远,也在兰州郊外。

  呼合顿时兴奋起来。

  催促部队,加快脚程。

  不足半日,便来到了兰州城十里外。

  到了这里,他并没有冒进。

  而是带上自己的数百卫兵,在梵谷的引领下,朝着李世民所在破庙,潜伏而去。

  他的想法是,先将李世民擒住。

  送回颉利那边。

  再行围杀李承远之事。

  不多时,呼合带着一百多人,便来到了破庙外。

  等到了破庙的时候。

  却没有发现李世民等人的行踪。

  呼合顿时怒了,一把抓过梵谷:

  “你居然敢骗我?你说李世民在这里?李世民人呢?”

  梵谷虽然慌乱,却没有失去分寸,他打量着周围,然后对着呼合道:

  “将军,李世民昨天肯定在这里,想来是我的逃跑,让他有了警觉,从而转移了藏匿的地方!”

  “我知道禁卫隐匿行踪的方法,定能帮你找到他!”

  呼合凝视梵谷一阵,见其并不像在撒谎。

  加之路上,梵谷确实拿出了象征李世民禁卫的令牌。

  呼合便放下梵谷,冷冷道:

  “你最好说的是真的,如若不然……我定让你知道我呼合的手段,并不是人能承受的!”

  梵谷长出了一口气,连连点头道:

  “一定,一定!”

  一边说着,梵谷一边开始观察破庙的情况。

  并没有什么发现后。

  便出了破庙,找寻线索。

  不多时,他便找到了李世民等人逃跑时留下的痕迹。

  高兴的对着呼合招手道:

  “将军,找到了,找到了。”

  “李世民他们,定是往那个方向跑了!”

  呼合看了下地上的痕迹,点了点头。

  又看了看远处,李承远的营地。

  皱眉想了想。

  对一心腹道:

  “你带着人,先跟梵谷去追李世民,等会我回去之后,派三万精兵,跟着你们去,就算李世民逃进了其余城邦,你们也要将之给生擒回来。”

  “到时抓到李世民后,你们便带着他,前去和可汗会合!”

  “等我杀了李承远,也会带着他的人头,赶回去!”

  呼合心腹皱了皱眉头,担心的对着呼合小声道:

  “将军,李承远的武力惊人,而且手下战斗素质非常之高,你只留两万人,够吗?”

  呼合翻了翻白眼道:

  “两万人,都算看得起李承远了!”

  “我们在来得路上,就已经得到消息,李承远的那百人。”

  “现在我率两万人,已经十倍于他,就算他是李元霸再世,我也有自信将之拿下!”

  心腹虽觉得并不太保险。

  可既然呼合都这么说了,他也便不再反驳。

  想着等到抓了李世民后,再让部队分些兵力过来便是。

  李世民拖着重伤之躯,想来是逃不远的!

  这般想着,心腹便带着梵谷,追向李二等人。

  同时,呼合快速的回到部队集结处。

  兵分两路,让人带着三万人,前去追捕李世民。

  自己则带着两万人,杀气腾腾的朝着李承远的营地冲去。

  呼合所带,皆是骑兵。

  仅仅一刻多钟,便冲到了兰州城外,距离李承远营地,也仅有几里之遥。

  埋伏在兰州城外的两千白袍军,看到气势如虹的两万突厥兵。

  迅速的从四处,朝着营地汇聚而来。

  来到了已经发现不对的李承远身后。

  李承远幽幽的看着越来越近的呼合部队。

  眼神,越发冰冷。

  心头却并不太着急。

  他的视力,较之其余人要好上不少。

  早已经看清楚来人,是突厥兵。

  而且,还大致估算了下数量。

  两万人!

  而且个个都是铁血精兵。

  如果自己带领这两千人,与之硬抗的话,即便能赢,也是一场惨烈的战斗。

  到时候,自己这两千白袍军,还能剩下多少。

  不好说啊!

  加之李承远,并不想因为突厥兵的到来,打乱自己的部属,从而让李世民有可乘之机,逃进兰州。

  所以,他趁着呼合部队还未靠近。

  快速的对着身后白袍军道:

  “你们快点隐秘的散开,回到自己既定的位置上,继续执行原先抓捕李世民的计划!”

  “至于这些突厥蛮子,全都交由我来解决!”

  听到李承远的话,他身后的两千白袍军。

  瞬间愣住。

  皆是有点不敢置信的看向李承远。

  陛……

  陛下,居然让我们全都回去。

  还说,他一人解决数万突厥兵?

  我……

  是不是幻听了?

  见白袍军并未动作,可呼合部队越来越近。

  李承远催促一声道:

  “没听到我说的吗?快点回去!”

  白袍军纷纷回神,却没有马上离开,而是请命道:

  “陛下,尔等愿与你同生共死!”

  “陛下,对方可有数万人啊,您就算勇武无双,可怎敌得过数万人!”

  “是啊陛下,还望您三思!”

  ……

  李承远知道众人担心自己,傲然的笑笑道:

  “我当然不可能力敌,就算对方有数万人,难道能将我困住?”

  “真是笑话!”

  “看我一点一点,将他们全都反杀了!”

  白袍军一众听到李承远自信的话,看着李承远傲然的样子。

  略一失神。

  随后,他们便想到李承远的神奇。

  心中担心,快速消去。

  是啊!

  陛下连我们都能再造。

  突厥区区几万人,又岂能伤到他!

  “陛下保重!”

  这么想着,两千白袍军便纷纷四散而去,速度之快,行踪之隐秘。

  即便是有人在旁边,可能都发现不了。

  何况还远在数里之外的呼合部队。

  等到白袍军全都撤离。

  李承远跨上王驹。

  缓缓,走到营地的门口。

  老神在在的,等待着呼合部队到来。

  甚至,还有闲情打开商城,看着里面的商品。

  他知道,光凭借自己一人之力。

  很难将这两万突厥兵,全都留下。

  就算他们站着给他杀,也要将他累死。

  可他并不担心,自己不能达成这个目标。

  毕竟,这些可都是积分。

  换算出来,可都是战斗力,甚至是大周发展的潜力。

  现在送上门来,他怎能不收下。

  而要将这两万人,全都留下。

  势必要利用商城,换些东西出来。

  最好是后世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例如手雷、火箭炮等等的。

  只是,李承远扫了一圈。

  发现那些东西,耗费的积分,实在太高太高。

  虽然不比汽车、飞机等等遥不可及。

  可却也是天文数字。

  看了一圈,李承远将目光,集中到了商城的一样物品上。

  或者那不是物品,而是一个兵种!

  乞活军!

  顾名思义,这是一支全由乱世中乞求活命自保流民组成的军队。

  从而也可以看出,他们战斗时的风格。

  那是非常的悍不畏死。

  它们活跃于五胡十六国时期的汉族武装流民集团。

  虽然名气不如白袍军。

  可战斗力之强悍,却丝毫不输白袍军。

  甚至,因为它的人数更多。

  而且更加悍不畏死。

  可能在大规模作战中,更胜于白袍军。

  更曾有一万敌十几万,却十战十捷的傲人战绩!

  而它在商城中的引起李承远注意,皆因为这个兵种,居然能单独兑换。

  而不似其余兵种一样,只能成建制的兑换。

  更为重要的是,它兑换的积分,并不太高。

  五分便能兑换一人。

  而且还是随机兑换出乞活军中的一人。

  就连乞活军的头脑人物,绝世勇将冉闵怀,也能兑换出来。

  李承远看了一眼自己现在所拥有的积分,还有六千多分,也就是能换出大约三千乞活军来。

  “再等等吧,等到凑够五千之数,再将他们兑换出来!”

  “到时候,用这五千人,就能将这群突厥蛮子,给一网打尽了!”

  李承远默默计算了乞活军战力,以及突厥的兵力,做了个决定。

  而就在这个时候,呼合带着手下,也冲到了营地的外面。

  并且勒马停了下来。

  呼合虽然看似鲁莽,却粗中有细。

  见李承远一人一骑,站在营地门口。

  恐李承远有诈。

  便阻止了手下继续冲锋。

  同时,兰州城内的守军也发现了城外的情况。

  城守会同今日刚赶到城中的房玄龄,站到城墙上,远远的看着城外的情况。

  “吾乃颉利座下第一大将呼合,你是杀我突厥勇士巴楞的李承远吗?”

  等了片刻,未发现李承远营地中有其他情况,呼合排众而出,对着李承远叫阵。

  “废话真多,我就是李承远,至于你说的那个巴楞,我不知道他是谁,我只知道,前几日有一万突厥蛮子,阻了朕的好事,朕一怒一下,将他们全都杀了!”

  李承远不屑的说了一句,随后没等呼合搭话,居然一夹马肚。

  单人单骑,朝着呼合一部两万人。

  直直的冲了过来。

  呼合及他下属的两万人,兰州城墙上的守军及房玄龄,看到李承远的动作。

  全都愣在了那里。

  这……

  什么情况?

  李承远就这么杀出去了?

  他难道是活腻歪了?

  对面可是有足足两万人啊!

  他就这么冲上去了!

  他……

  他到底是怎么想的!

  呼合一愣之后,眼中阴冷一闪。

  高高抬起手,对着后方发号施令道:

  “全军出击,将这藐视我们突厥勇士的人,生擒会突厥,让他这辈子都做我们的猪狗奴隶!”

  吼!

  “将他抓起来!”

  “一个人就敢向我们叫阵,他也太小瞧我们了!”

  “我要让他知道我们突厥勇士的厉害!”

  ……

  呼合身后的两万突厥兵,个个如打了鸡血一样。

  激动的冲了上去。

  房玄龄站在城墙上,看着李承远与突厥大军越来越近。

  大摇其头。

  “徒有虚名,看来李承远只是占了点气运,才能在攻打河洲时,恰逢河洲遇地龙袭击!”

  “他,就是一个莽夫啊!”

  这么个当口。

  李承远。

  单人单骑。

  冲进了突厥两万大军的洪流中!.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