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同人衍生 大明:我,皇长孙,开局屠灭北元

016 还有别的金矿,朱元璋笑眯眯

  “真的?”

  朱雄煐听到朱元璋哄他,疑惑道:“不吓唬我了?”

  朱元璋搓着手,陪着笑脸“大明都是你的,哪有自己造自己反的,别胡说。”

  “不动我金矿了?”

  “不动!”朱元璋立刻保证。

  看着慈爱的朱元璋宠溺自己,朱雄煐破涕为笑了。

  朱元璋端起翡翠白玉汤,继续喝。

  从小孤苦长的朱元璋,是不会浪费粮食的,一米一面都是来自百姓供养,得之不易。

  即便现在已经是大明帝国的最高统治者,

  朱元璋一直保持了少年时的风骨,

  从未改变。

  朱雄煐动容道:“其实,动金矿也不是不行,户部真没钱了?”

  朱雄煐翻看着大明矿业分布图,

  在金银矿中中摇摆不定。

  矿是祖先的馈赠,这块富饶的土地,给了后代希望。

  不能涸泽而渔焚林而猎,

  这个道理朱雄煐还是懂的。

  朱元璋感慨万分的看着朱雄煐道:“农税不适宜太重,永不起科也得坚持下去。户部的确很难。”

  洪武中前期,大明有大量的耕地抛荒,

  为了鼓励百姓主动开荒,农税不能太重。

  收敛流民耕作官田,且发放农具和耕牛,辅上优惠条件,大明的元气才能恢复。

  “户部职司繁琐,蛇无头不行,无本部堂官,肯定吃亏啊。侍郎杨靖本就能干,把他升上来不好么?”

  “各部商议,不就是拼资历,拼身份么?”朱雄煐最后撇撇嘴,“他一个侍郎,能做什么啊?”

  朱元璋不敢直接反驳朱雄煐。

  笑着摇头,

  好像是再对朱雄煐说:“乖孙,再猜猜。”

  看见朱元璋笑着否定了自己的意见,朱雄煐也认真了。

  朱雄煐知道,朱元璋最重民生,每天批阅的奏折,其实有很多都是繁琐小事。

  地方官吏但凡品级够,大事小事都要上个奏折,在朱元璋面前秀个存在感,

  用词还特华丽,

  洋洋洒洒几百字,看懂了以后,其实就是:

  某某县希望修座桥,请皇上批准。

  偏偏朱元璋是个工作狂,这种折子也不许过滤,每天劳累的苦哈哈。

  朱雄煐也曾经猜测过,可能是朱元璋有难言之隐,他太爱惜百姓了,怕百姓的需求,被人为阻隔。

  假设让官员们拥有了筛选权柄,一定会阻隔那些对自己不利的

  消息。

  想到这,朱雄煐对朱元璋生出了佩服之心。

  而此时,

  朱元璋也在权衡着朱雄煐说的话,其实刚才,朱元璋只不过是再故弄玄虚,为了反对而反对。

  杨靖品行端正,操守好,朝野闻名。但这样的官员,升的太快有些担心,

  毕竟权欲迷眼。

  朱元璋经历了太多的官员,初始谨慎,中年官运亨通,春风之后得意忘形。

  胡惟庸、杨宪......

  拔苗助长,适得其反,还是要观察观察。

  官员的一腔热血,还是要保护的。

  想到这,朱元璋急忙在奏折堆里翻找了一封奏折,递给了朱雄煐。

  打开第一句:臣请奏大明提商税之陈情。

  朱雄煐彻底服了。

  “大明商税低?”朱雄煐明白了朱元璋的用意道:“这是哪来的大聪明?”

  朱元璋没好气的说:“翰林院的,文章写的好。”

  大明抑制商人没错,但在洪武朝,还在恢复民生的时期,提商税是不对的。

  朱元璋对商人没什么好感,

  但很多事,又不得不倚重商人。

  比如,

  商屯就是为了给戍边的官兵运粮而设计的方法。

  天下大事,驱之以利。

  商人为了得到专卖盐引,会到边关开荒,用产粮兑换。如果商税太高,无利可图,那就是一纸空文。

  “明白了?”

  朱元璋压低了手,这次在朱雄煐面前扳回一城。

  必要的尊严回来了。

  爷孙两的思维,根本不同步。

  “杨靖还是接着干侍郎吧。不过爷爷,户部和工部,配合挖矿,他能不能行啊?”

  “你不是让徐辉祖在开矿么?关杨靖什么事?”朱元璋很疑惑,然后又偷偷说:“徐辉祖生母的诰命,我也已经下旨了。”

  朱雄煐点点头,对徐辉祖的歉意,消散了不少。

  对刚分别没多久的徐氏小妹,

  增添了几分思念。

  “不是草原上的金矿。”

  “什么?”朱元璋震惊了,不敢确信的说:“乖孙,你的意思是,你知道别的地方还有金矿?”

  朱雄煐得意洋洋,

  “小看我了吧?爷爷,知道银坑山么?”

  朱元璋年轻的时候,喜欢找李善长给自己讲三国。

  “诸葛亮七擒孟获,在现在云南吧。”

  “说起云南,有点想英儿了,不知道他在那还好么?”

  朱元璋思维跳脱,突然又扯到了干儿子沐英。

  “不是云南,”朱雄煐摸摸自己的脑门,眼前有小星星,没好气的对着朱元璋说道:“浙南处州府,遂昌县有山,也叫银坑山。”

  “我说的是那里的银坑山!”

  PS:求鲜花、求评论、求评论票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