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同人衍生 三国:我家将士怕死,黑化为龙骑

第五十章乱世之民谣再现,惶恐的董卓

  杨羽来到正堂,刻意放满了些脚步。

  主要是照顾貂蝉的身体,稍有不适。

  正堂内酒气熏天,让人闻之欲呕。

  里面横七竖八躺着几十个王府家丁,个个醉的不省人事。

  “主公。”

  罗成恭敬抱拳,又偷偷摸摸打了个酒嗝。

  “让你把王司徒陪好,也没说陪整个王府吧,看把人喝的。”杨羽略感无奈。

  来一趟蹭吃蹭喝蹭妹纸,估计把王府的藏酒都给喝没了。

  然后拍拍屁股揍人,的确有些不地道。

  “行吧,一会让人拉两车酒水送过来,投桃报李不是?”

  “卑职遵命。”

  “对了,王司徒呢?”杨羽瞧了瞧,没瞧到王允的身影。

  “今日陛下诞辰,王司徒四更天就走了,卑职亲自护送他进宫。”

  杨羽微微额首。

  别看罗成平日里少言寡语又是面瘫脸,办事当真滴水不漏,效率极佳。

  “还有,速去蔡府,就说我得到一本古籍,少说几百年的历史,让蔡邕过府品鉴,切记,务必要把琰儿也带过来,父女俩缺一不可。”

  如今已经破了连环,可不代表王允没有后手。

  来了吃干抹净还打包带走,王允必定不会就此把戏。

  只等他接下来如何行事,见招拆招。

  .....

  未央宫。

  一座极其偏僻的侧殿。

  王允行色匆匆,脚步虚浮。

  眼神中透露着刻骨铭心的怨毒。

  他肯定,杨羽绝不是窥破了连环计,而是单纯喝高了起色心。

  他不会,他没有那等智慧。

  王允在内心里无数次重复着。

  直到侧殿外。

  三拜九叩,大声高喝。

  “臣,汉司徒王允,恳请觐见陛下!”

  周围西凉士卒都纷纷侧目。

  这破地方鸟不拉屎的,来这边站岗是倒了八辈子血霉。

  也就王允和少数几个朝官会偶尔跟小皇帝聊聊天。

  时间长了,董相国也不当回事,反正能进皇宫的,都是得到一定信任的人,翻不起什么风浪。

  “陛下有旨,宣司徒王允进殿觐见。”

  一名高瘦太监前来领路。

  进入大殿,便见幼帝正在一张棋桌旁陷入沉思。

  年纪不过十二三,稚气未脱。

  身上的团龙袍稍显陈旧,殿内摆设也难以体现皇家威仪。

  “王爱卿,今日何故前来觐见啊?”小皇帝并未愁眉苦脸,反倒微笑发问。

  王允再次拜倒,“陛下诞辰,老臣怎敢遗忘,特来为陛下贺。”

  “爱卿年迈,却也记得寡人的诞辰,看来董相国实在是日理万机。”刘协微微惊讶,瞳孔深处闪过几分嗜血的仇恨。

  打从记事起,就从没有感受过大汉应有的强盛,皇室的威严。

  十常侍乱政专权。

  大将军丁原遇刺。

  袁绍领兵攻皇宫。

  此后被太监掳走又自顾自的投了江,与兄弟在北邙山被董卓劫持。

  直到今天。

  曾经身为皇子,后来成为亲王,如今的大汉天子。

  三个时期,一个待遇。

  都是纯纯的摆设。

  怎能不怨?

  怎能不恨?

  但又能怎么样。

  无兵无权,就连大臣也见不到几个,拿什么跟董卓斗。

  唯有潜龙在渊,等待时机。

  “董相国的确日理万机,河套光复,政事繁杂,还望陛下不要见怪。”王允清楚在这皇宫内外,遍布着董卓眼线。

  说错一句,就有被灭门的可能。

  再看刘协,虽年幼,但心智早熟,不弱常人。

  很明显看出今天的王允有些反常,只是说不出究竟哪里奇怪。

  “寡人年幼,上不能理政,下不能安民,有董相国代理政务,乃天下之幸,寡人怎会怪罪。”

  刘协随意附和着,大脑飞速运转,并仔仔细细观察王允的肢体动作。

  发现他跪倒在地上,两个手肘都抵住了腰带,遂笑道:“爱卿为寡人庆贺,寡人内心深感喜悦,重赏,必须重赏。”

  刘协寻来寻去,发现手头并无可赏赐之物,便抽出自己的玉带递了过去。

  王允连称惶恐,不敢接受,却‘拗不过’刘协,最后只能小心翼翼收下。

  随后寒暄几句,王允离去。

  整个经过被董卓眼线尽收眼底。

  非但没有看出什么怪异,反而对小皇帝极为不屑。

  身为天子,做到这个份上还不如死了算了。

  .....

  相国府。

  议事大厅。

  又是一个习以为常的早晨。

  众将急头白脸,吵得不亦乐乎。

  董卓悠哉看戏,李儒闭目养神,杨羽昏昏欲睡。

  按照这个进度,再吵个一两天便能达到彻底分化将领的目的。

  只要不翻脸动刀,咋吵都无所谓,董卓权当是看了热闹转变心情了,

  待到众将离去。

  李儒来到董卓身旁附耳道:“相国,最近城内渐渐起了一段童谣,卑职认为不可不察。”

  “童谣?”董卓一愣。

  想当初为了迁都,李儒制造童谣作为借口。

  咋地突然又起了童谣。

  李儒面色严肃,轻声道:“候非候,王非王,千骑万乘走北邙;将非将,相非相,青鸾之上射天狼。”

  砰――

  董卓暴怒不已,一脚踹翻桌案,如择人而噬的雄狮。

  这段童谣,其实不难理解。

  说的正是董卓。

  身为汉臣,实为汉贼,带着西凉铁骑于北邙山劫住少帝皇子,把持朝政。

  后愈演愈烈,自封相国,根本不把皇室放在眼中。

  这些话董卓早就免疫了。

  他愤怒的是最后一句。

  西凉身处大汉西陲,这青鸾直上射天狼,还能射的是谁。

  “青鸾?呵,好一个青鸾!”

  李儒赶忙安抚,“相国不必动怒,卑职已下令寻找童谣的根源,并且思考那青鸾究竟是什么东西,亦或是什么人。”

  亲自尝过童谣的好处,也自然清楚童谣的威力。

  这东西如果传的广了,后果不堪设想。

  毕竟童谣可以迁都,童谣再杀个权臣并不过分。

  “子优内心中有没有线索?”董卓狞笑不已,真要是找到那所谓的青鸾,直接点了天灯。

  李儒欲言又止,内心的确有个非常可疑的目标,只是不好明言。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