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同人衍生 大明:从救活朱标开始

第31章 百姓炸裂!山呼海啸!皇爷万岁!

  钟山之下。

  大军围拢。

  四周已经围拢了多数百姓。

  其中大部分,都是不知道从何而来的灾民。

  只有小部分,是在朝廷队伍出城时,抱着看热闹的想法才来的此地。

  “看上去有模有样的,就是不知道在里面捣鼓什么?”

  “看看四周的灾民吧,越来越多了。”

  “朝廷要是再不开仓放粮,恐怕要引发大问题啊!”

  “也不知道老爷子到底怎么想的,要是碍于太子的身体无法分心,那就把事情交给有魄力定断的人。”

  “现在却整这出儿,咱们也不知道朝廷到底什么想法。”

  和之前一样。

  看到的灾民越多,百姓们的顾虑就越多。

  而今天,朝廷这大张旗鼓的,也不见个动静。

  “反正我是听很多人说了,这件事情皇爷是默许的,钟山的主陵那是皇陵之地,另一边也葬了不少的开国功臣。”

  “兴许要是开口求的话,上天说不定能下一点粮食。”

  “你还不如在龙王庙前,画符求雨呢,怎么着也比这进山里找粮食准得多!求雨兴许还能碰上一次,瞎猫碰上死耗子。可这次,你就是求破天,也没人应啊!”

  “听不出我是在讽刺吗?”

  ……

  “黄兄,你觉得,这皇爷真能带回来粮食吗?”

  此时,不只是百姓在疑惑。

  就连不够资格,没有上去的官员们,也陷入不解。

  说话的。

  特别是这些翰林学士。

  这些人,肩不能扛、手不能提。

  走到山下还因为山路陡峭,索性就随便找个理由,在山下面等着了。

  当然。

  皇爷除了六部大员,还有几个特定的臣子外,也没让他们上。

  身旁翰林学士的提问。

  让黄子澄皱起了眉。

  “不知!”黄子澄语气有些忐忑。

  “若是今天之前,本官也不会相信,可早晨那些新食物,你又不是没看到。”

  “和这些只知道埋怨的百姓相比。”

  “你我还是静观其变吧……”

  黄子澄也不是没有脑子。

  他知道。

  皇爷他们既然敢如此肯定,而且大张旗鼓的前去,

  这件事情的可能性,要比百姓们的传言要高,最起码也是七成以上。

  可真因此。

  他才忐忑。

  “唉!这要是真的,我等让皇爷停战,安心休养生息的想法,恐怕也要延后了。”

  韩林学士们,显然有自己的思想。

  “难!何其难!”

  黄子澄倒是有独特见解,“光是停战,远远不够,其根本,还是在各地藩王身上!”

  “大明最重要的,是要削藩!”

  “而藩王之重,又以北地燕王,最为好战!”

  “北境锐士,常年经历血和火,反倒是这五军都督府,这才二十年,里面的模样已经换过一茬,好些都是那些勋贵之子、甚至之孙。”

  “长此以往,藩王势大、更容易滋生野心,我害怕的是……藩王动乱!”

  说到这里,黄子澄又突然缓和脸色,“但,幸运的是,原本我以为太子殿下真要去了,既然太子殿下身体好转,那如今的大明,最起码还有三十年的时间!”

  “而皇孙一代,二皇孙朱允炆,又是我等辅佐之君,未来,也定可见是那明君!”

  “想三年前,二皇孙见我的第一面,就是询问:诸叔藩王皆拥重兵,如有变端,该何如!”

  “现在想来,二皇孙的眼光,在那时看得已经太透。”

  四周学士听闻,纷纷振奋!

  “太平治世!”

  “我等期待的太平治世,到底要多久才来!”

  “洪武二十五年,整整打了二十五年!”

  “唉……”

  “此次这洪涝,本是我等的出剑之机遇,但可惜……可惜啊!”

  一位山羊胡子的老者,似乎颇为痛苦。

  “黄老弟,你还年轻,能等,但老夫等不了!”

  “舒夫子,何必如此自暴自弃,早年您在元庭忍辱负重,已经等到了大明,难道还继续等不下去吗?”

  黄子澄劝说着:“咱们远的不说,先说近的!”

  “就算粮食到位!可这数十万的灾民,难道就这样席地而坐?”

  “不要房子吗?不要耕种吗?”

  “不要土地吗?不要纺织、教育、医者吗?”

  “这些可都是钱啊!”

  黄子澄看先众人露出笑意,“可朝廷这几年的银钱税收,你们也知道。”

  他比了个手指,“四百万两!”

  “区区四百万两白银,再说今年,从洞庭湖一路到保定再到苏州府……都被灾民充斥,南直隶的税收恐怕也完了!”

  “钱从哪儿来?”

  “再看看百姓,现在可是满肚子怨气!”

  “要是皇爷,万一没有把粮食带下来……”

  “不还是要开仓?”

  “可北平仓,恐怕也不够!”

  “是啊,肯定不够,到时候我们一方面,提倡让北境收缩防线!”

  “另一方面……”

  “顺其自然……就是东南士族,抛粮出场、救国救民的时候了!”

  “人多力量大!”

  “只要我们在朝廷,拧成一股绳,迟早也会达成宏愿……”

  黄子澄还没说完。

  突然间。

  他注意到,面前的山羊胡子老人。

  神情呆呆的望向某个方向。

  彻底愣住了!

  黄子澄下意识的心生不妙,连连朝着四周看去。

  这时。

  他才发现,整个百姓的视线,也全部停顿,就连刚才的埋怨声,都戛然而止!

  黄子澄像是想到什么。

  不可思议的回头。

  下一刻!

  看到那如同长龙一般的景象……

  黄子澄头皮都快炸开了!

  ……

  远处。

  从山脉中断,到山脚的路上……

  人形如龙形蜿蜒……

  前方,是独走山路的板车,上面运载了一袋袋的沉重麻袋。

  后方,每一位将士的肩上,都扛着同样的麻袋。

  看到这一幕。

  刚才还怀疑的百姓,全然愣住,目光齐齐朝远处看去。

  满是无法置信!

  一直等到,那龙形蜿蜒的队伍领首,终于来到附近。

  他小心翼翼的将车子放下。

  随后,索性脱下衣服,铺在地上!

  刀子一戳!

  如同水流一样的粮食,从里面倾泻而下!

  下一刻。

  便是那震颤山野的大吼。

  “咱皇爷说了!”

  “怎么着!都不会让咱们大明百姓饿着肚子!”

  这道怒吼骤然打破寂静。

  下一瞬。

  百姓陡然沸腾了!

  “真是粮食!”

  “这么多的粮食?”

  “山里面真能长粮食!”

  “哈哈哈哈……”

  “我们不用挨饿了,我等终于有粮吃了!”

  “……”

  瞧着众人的兴奋样子。

  那为首的将士,一边看着身后,让他们把粮食放好。

  另一边,却再次看向四周!

  “瞧瞧你们这些货……”

  “老子们刚来的时候,你们说的什么,咱可是听得一清二楚!”

  “现在……”

  “你们该说什么?”

  之前还埋怨的百姓。

  此时全然震惊一片。

  眼前看到的,浩浩荡荡的队伍,就像是一并重锤,砸到了他们脑海!

  但却是幸福的重锤!

  一时间。

  他们来不得想,这些粮食到底是从哪里来的。

  只感觉……

  那激动、兴奋的心情,几乎是瞬间填满了心田!

  不痛痛快快的吼上一场。

  都不足以发泄,这突然而来的激动!

  “之前是咱们狗眼不识泰山!”

  “井里的蛤蟆没见过天!”

  “现在咱们是小刀戳屁股,开了眼!”

  “皇爷原来是早有准备!”

  “……”

  “皇爷万岁!”

  忽然,不知是谁喊了下一声。

  下一刻。

  一道道声音,从四面八方响彻而起。

  起初……

  还非常混乱!

  可最后。

  却如那晴空炸雷!

  似乎响彻在了千里之外!

  “皇爷万岁!”

  “皇爷万岁!!!”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