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同人衍生 大明:从救活朱标开始

第128章 朱雄英的谋划、外使入京?

  书第128章朱雄英的谋划

  “唔!接下来,也该回归正题了!”

  与此同时。林

  桃源空间之中,朱雄英看到这一幕。

  便知道。

  接下来秦王的路途,八成会一帆风顺!

  毕竟!

  一个知府、再加上当地最大士绅的“家主”祭天!

  怎么着,秦王的“凶名”就该传出去了。

  、外使入京?

  而且,整个大明也会知道......

  大明朝廷以及老爷子,对于此事的重视程度。

  除非。

  你们真要在明面上反大明,成为所谓的山贼!

  可是。

  要知道眼下的大明可不是明朝末年。

  在洪武帝的掌控之下。

  连丞相之位都废了。

  大明的权力,空前集中在老爷子一个人手中。

  谁敢反抗?

  整个大明中枢朝廷,从老爷子提出推行财政三策的时候。

  唯一一个敢反对的。

  竟然是一个与朝政关系不搭边的礼部尚书、赵茂!

  而此人!

  现在正和黄子澄,在北边的草原上,帮大明边军养马呢。

  所以。

  朝廷中枢没阻力。

  那便是地方。

  而现在。

  老爷子派出秦王,这第一回合,就让所谓的地方势力,彻底趴下了

  现在还有谁,敢真正和朝廷作对?

  “就是,南昌府的消息传过来,免不了一场针对秦王的弹劾!”

  “现在当朝的是太子。”

  “太子一旦承受不住压力,势必会惊动老爷子。”

  “到时候秦王就吃不了兜着走了。”

  “当然,老爷子心里,对这件事肯定是乐见其成的。”

  “但为了安抚百官,说不得就会惩戒秦王杀性太重。”

  “可现在......”

  “当杨士奇出现的一刻,那就是秦王的护身符啊。”

  “如今......”

  “大明未来的朝207臣、解缙、小于谦、还有杨士奇

  “可都是年轻的不能再年轻,于谦更是一个小屁孩...

  “有这些人在......”

  “大明未来百年,无忧!”

  “那接下来......。”

  此时此刻。

  朱雄英站起。

  身影出现在钟山之巅,看向大明的万里山河。

  胸中激荡。

  只感觉天下风云汹涌汇聚!

  朱雄英的目光,直接看向了那西方!

  正如老爷子当初所言。

  在看到地图的时候。

  老爷子先是让镇边的九王,将地图抄录一份一这明显就是在做着某些准备。

  老爷子又是指着,地图的西方。

  说了四个字。

  “先通商吧!”

  而如今!

  三策一旦全面在大明铺开。

  新粮出现、钱财无忧!

  洪武坐镇、太子监国!

  偌大大明、内忧隐除!

  接下来......便是外患!

  朱雄英心念一起,便再也抑制不住心中激荡情绪。

  他遥遥看向西方。

  心中想着那个......

  曾在汉唐,彰显汉民族无穷伟岸的傲骨时代。

  也是巅峰时期!

  真正意义上,彰显汉唐霸气和骄傲的“丝绸之路”!

  河西走廊!

  西域各国,只闻汉唐名......便瑟瑟发抖。

  可如今..

  “距离盛唐转衰的安史之乱......”

  “这个民族,已经有五百年,整整的五百年

  “再也没有实际掌控过这条商道了!”

  “河西走廊?”

  朱雄英看向西方,他知道,那里诸国林立。

  目前最强大的两个帝国,正处于黄金时期!

  帖木儿帝国!

  奥斯曼帝国!

  可是......

  大明的脚步不会停下!

  先驯服周邦!

  再开河西走廊。

  “该我大明......”

  “重振汉唐之威!”

  朱雄英精神激荡,忽然想起了老爷子的那几个字。

  微微一笑。

  “先通商吧!”

  商队前行,大军后行!

  汉唐文明,从来不是那些蛮夷、只知道如同动物一样的掠夺、杀戮

  汉唐文明......

  要的是征服!

  这注定是大明......雄霸之路的开端!

  “不过,接下来,还得尽快完成第四阶段才成......”

  朱雄英心念一动。

  再看向大明的方向。

  如今,新粮已经早熟,水泥正式出现在大明时代。

  工部的工匠们,正式开始认识,这个世界的主要能源一一煤炭、石:

  关于煤炭,大明甚至早就有了使用的记录。

  但大多是露天矿。

  而石油,还在摸索阶段!

  不过,煤炭也足够了,

  只要先让“火力”达标。

  新式的“火炉”就会出现。

  大明的钢铁,也将迎来大幅度的蜕变!

  军器监的工匠们,更是在一日复一日的研究最新式的火统!

  这就是连环技术的提升!

  只要材料足够。

  这个世界上最先进的大明工匠,将会在任何方向、任何方面,

  如此大明!

  正是时候......

  朱雄英看向京城的方向。

  “【雄英】之名,也该名动天下!”

  展示他们精湛的工艺技术!

  京城!

  “太子殿下!”

  “秦王如此凶性,刚到南昌府就大开杀戒。

  “杀知府、更是差点灭了罗氏。”

  “如此凶狠!”

  “请殿下尽快召回,施以惩戒!”

  此时的朝堂上。

  秦王在南昌府的所作所为,已经传了回来。

  因为老爷子最近根本不在宫中的缘故。

  太子朱标监国。

  老爷子对于朱标的信任程度。

  足可以排进,历代帝王最前列了。

  几乎任何事情,都可以让朱标定夺。

  朱标差的。

  就是那一张皇位。

  但此时。

  听到这又一次,对于秦王的“弹劾”。

  朱标的眼神内,也不由得出现了一抹无奈。

  “诸位,秦王是父皇下令,让其下江南。”

  “此事非我能做主。”

  “这件事情,我已经说过很多次了。(cedd)

  下方,那位官员,并不想后退。

  他是户部右侍郎,王世友!

  “太子殿下,既然您无法定夺,还请告诉臣等,陛下现在在何处,臣等亲自去找!王世友语气愤慨。

  “秦王刚到南昌府第一天,就敢杀知府,就敢屠人满门......此援凶性太甚,罪大恶他话还没说完。

  突然间。

  就见另一边的皇子一列。

  还没有回晋王府的晋王朱楣,却是轻轻皱眉。

  “王侍郎,饭可以乱吃,话不可以乱讲!”

  “差点屠人满门,和屠人满门,是两个意思......完全不同!

  “更何况,我知道二哥心意。”

  “此次也是为杀鸡儆猴,想必接下来,二哥会收敛的。”

  “收敛?”王真一脸愤怒。

  脸色都涨红了。

  “还收敛?”

  “意思是,他后面还会有这样的事情?”

  “太子殿下,你宽厚仁德,怎可放任您的二弟,秦王在我大明富庶之地,胡作非为?”

  “此糠再不整治,还不一定会造成什么不可挽回的后果。”

  晋王又站出来了。

  在私底下,晋王整天总他那个二哥。

  更是曾给了他六箭!

  但是......

  在这朝堂上,晋王却处处维护。

  更是用他经常的“阴损话”暗讽。

  “王侍郎可放心,”

  “秦王身边,有父皇亲自安排的三皇孙,秦王一旦有任何出格的事情,三皇孙定会阻止?”

  王世友彻底忍不住了!

  也就是老爷子没在。

  他们在朝堂上,可以畅所欲言,不用害怕太子朱标,会因为动怒而砍了他们。

  “太子、晋王!”

  “三皇孙不过是小辈,一个小辈,如何劝导?”

  “再不让秦王回京,我大明......危矣......”

  “行了......”这时,太子终于忍不住了。

  “诸位大臣可放心,我再面见父皇的时候,一定将大家的心思带到。”

  “可正如刚才所言,秦王的事情是父皇定下的。”

  “再谈此事,朝堂上也下不了定论。”

  “还是谈其他事情吧。”

  一边说着。

  朱标摆了摆手,示意王世友退下。

  王世友显然知道,自己再说,就真要惹太子动怒了。

  所以,他也只能愤慨退下。

  而接下来。

  又一位大臣上前。

  却说出了一个,让在场的大臣,无不诧异的话题。

  “禀太子殿下!”

  “臣鸿胪寺少卿、程晋,近日以来,已经收到不少外使的入京请求

  “西南有占城国代表......安南国代表......”

  “西方东察合台汗国......”

  “还有帖木儿帝国。”

  “皆有使者,要前往大明!”

  嗯?

  看到那鸿胪寺少卿,从自己的大袖里,掏出来一连串的奏章。

  哪怕是朱标。

  都下意识的愣住了。

  “何事?”

  “现在是迎接使者入朝的时间吗?”

  眼下的大明。

  和各国其实还保持着交流。

  比如洪武二十一年,就曾举办过最大的一次“万国来朝”!

  在这期间。

  各国来邦、甚至还有帖木儿的使者称臣!

  老爷子更是在这时候。

  定下了大明的【不征之国】!

  意思就是,保持两国友好往来......我大明不征伐你们,你们不用怕

  但眼下。

  在这个洪武二十五年,太子殿下之前重病......种种多事之秋下。

  老爷子并没有进行过大规模的......各国来朝。

  基本都是一些小规模。

  可这一次!

  鸿胪寺少卿程晋,皱眉思索,但还是回答道。

  “根据臣得到的消息,很大一部分的可能,是因为我大明?一

  “他们来京......”

  “应该是为了求新粮的种子。”

  “哦?”朱标皱起眉头。

  现在,他已经知道帖木儿帝国的所作所为。

  也知道,他们在洪武二十一年就开始进入大明,且态度前辈

  现在又来?

  “是的!”

  “但臣担心的是......”

  新粮的消息外传。”

  程晋思索,忽然又看向另外一边。

  “燕王殿下!”

  “敢问,你在北边,可见过如此装扮的人马?”说着,程晋竟然从袖口,再度掏出了一张图!.

  文

  学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