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严寒的贫瘠之地,会变成千里沃田?
书第188章严寒的贫瘠之地,会变成千里沃田?
此时此刻。林
朱允通每听一遍,脸色就苍白一分。
朱雄英说的浅白易懂,他就算再傻,也能和现实相结合起来。可这样的情况,又该如何去避免呢?朱允通不由得想到。当初的财政三策。
那三策,对付的是,民间的士绅力量。可现在…
对付武将?武将不比士绅。
这个道理,他很清楚。
更何况,眼下大明才开国没多久。
掌控大军的,除了在外的藩王,就是早年和皇爷爷一起打天下的勋贵武将。又该如何说服他们呢?朱允通不免想着。然而!
谁知道让他极为意外的是。大哥的话,并没有说完。
“私军化、吃空饷、养寇为患!”
“以上三点,只要是熟读史书的人,都能在下一次的朝堂上说出来。”“想必,这也是那些文臣,着重要讲的。此时。
朱雄英开口。
朱允通疑惑,“他们要讲的?”
“对!”朱雄英点了点头,“大明的臣子不是傻子,相反,他们非常聪明。”“甚至会因为这一次,“军事改制”,以满足他们的一些目的。”“文臣…需要的是太平治世!”“而方才所言的军事改制。”
“对于他们而言,就像是一个攥在手里的把柄。”“所以。”朱雄英脸上出现了一抹冷笑。“他们现在,想必都在弹冠相庆。”
“而类似蓝玉、常茂等武将,则会忧心忡忡!”
“可,大哥!”朱允通越发疑惑了,“这不是你提出来的吗?”
朱雄英不答反问。
“允通,细数历个朝代673,你知道哪一朝,对武将的控制最严格吗?”不等他回答,朱雄英直接说道。“宋朝!”朱雄英背负双手。
“按照我的猜测,下一次的朝会上,肯定会有臣子提出效仿宋制!”
“当然,因为上一次黄子澄被贬的原因,他们不会明着说出来,但却会改头换面,以另一种新的方式说出来。”“到时候,还是免不了,一番压制武将的制度,被他们一一摆出。”此时此刻。
随着朱雄英说出这些。朱允通越加疑惑了。
“大哥,可是那海东青送过来的军事改制,不就是要控制武将的权柄,打压他们吗?”“谁说要打压他们了?
朱雄英忽然转身,看向比他低了大半个头的朱允通。后者毕竟才十四岁。
自己刚才,以“洪老爷子”的说法,说了那么多。他记下来本就不容易。
此时又被自己这样,接连否定。
他不由得越发迷茫,“难道不是打压?”朱雄英语重心长,“允通,你且记着!”“是人就有立场!”
“皇家子孙,自然要有皇家子孙的立场。”
“对于皇家而言,文强武弱、或者文弱武强的局面,都不行!”“重要的…是平衡!”“平衡最难得!”说着,朱雄英无奈道。
“罢了,越说,你就会越糊涂。”
“刚才说的那几点,只是让你心里有个数。”
“朝中文臣,还有你那位二哥朱允炆,一直想着削藩削权。”“可殊不知,眼下的大明还没到狡兔死、走狗烹的程度。“文臣声势的壮大,无可厚非…但重要的是不能打破平衡!”“正如此次之,军事改制!”“目的,并非是削弱武将全力。”
“而是改动,准确的说,是让他们手中的权力更加纯粹!”朱允通的双眼越发迷茫。但是。
里面的崇拜和敬畏,却也更加深厚。
“大哥,你自从八岁后,就没有再接受过大明系统性的教育,为何能想出这么多?”“你将来肯定是咱们大明的好君主!”
“可惜,你应该给皇爷爷说的。”
“我根本……
“仔细听!”
朱雄英自然知道,他待会儿还要去见皇爷爷。但是!
“皇爷爷是大明的皇帝!”“他是裁判手!”“他是决策者。”
“怎可参与这群臣非议之中?”
“此次我所提出的,大军改制,你那位二哥还有朝中的文臣,可是当做一场,我自己要搬石头砸自己脚的愚蠢行为,来看待的!”“他们早就磨刀霍霍。
“偏偏武将之中,又大多是沙场悍将,让他们和文臣朝对,除了几句忍不住的骂声,就是自己气自己了,说不定,最后还要帮着给人家数钱。”“况且,文官之中,你二哥参与其中。
“那作为武将之列,你作为皇孙,自然也要形成制衡!”“这就是平衡!”
看着朱允通似懂非懂的样子。朱雄性也不再拖延,继续说道。
“刚才所言三种,无论是私军化、吃空饷、养寇为患,其实都不是改制的重要点!”“这些需要预防!”
“真正重要的地方,允通,你且记着!”“只有两点。”
一边说着,朱雄英一字一顿。
、因为军户制度的出现,导致军中阶层固化,且会导致战斗力越来越弱,最后,只是一群举着刀的农夫罢了!”“农时种田,战时举刀,附近还是妻子父母,群居而落。“这样的大军,如何面对草原铁骑?”
“一旦时间过长,就会导致刚才所说的私军化,越发严重。”“当然,军户制并非全要改动,要因地制宜。’“最重要的,还是刚才所说,不能让阶层固化!”“再延伸,就是四民之策上了!”此话一出。
朱允通脸色古怪…
他忽然有些恶趣味的想到,大哥为什么不去找爷爷说这件事了。要知道。
军户制,还(bbfa)有四民之策,都是皇爷爷自豪的举措。可在大哥说来。
这不是让自己去挨骂吗?
“说话,也是有艺术成分的。”仿佛猜到了,朱允通在想什么。朱雄英笑道:“比如,先扬后抑!”
“你大可以,先把四民之策,夸赞一下,然后再延伸到军户制。”朱允通无语,这不是让自己摸老虎屁股吗?朱雄英却笑道:
“接下来,是第二种!”“保证大明军部的独立性!”“宋朝衰弱之因在前!”
“空谈误国、纸上谈兵者,绝不能进入大明的军中,去指指点点!”“最重要的一点,明国的大军,是文明之师。”“他们要知道,他们是大明的大军!”“不是某个人的私军!”
“因此,要将明君的荣耀,深入到每一个明军士卒的方方面面。”
说到这里。
朱雄英知道,这已经到了朱允通理解的极限了。因此。
他做着最后的收尾
“明军改制,注定是个大的不能再大的事情。”“此次…”
“你还想要想到,军器监的那些火器,一旦成功…”“大明现在这种军备武器,战阵之法,会不会被淘汰?”“因此,这注定是一个尝试。”“好了!”“你也累了!”朱雄英忽然伸手一挥。语气放缓。“去休息吧。”^!^
,
看到后者消失。接下来。
朱雄英则开始自己的计划。目前。
那五件东西,就剩下最后一种。小金锁。
但无论是将其打开,还是之后验证自己此次发现的“拯救计划”。都需要能量。
可能量…不会白来。
燕王从制定计划,到和户部核算,再去往北平,估计还要半个多月的时间。再加上。
高丽那边,指不定什么时候是机会。所以。
朱雄英还得等。可他不想等!
那便是朝廷定下的“明军改制”了。
一边想着,朱雄英也观察着京城。
朱允通回去之后,果然开始恶补,之前的朝代历史。尽力在为下一次的朝政做准备。想来。
这几天,文臣和武将也没闲着。
整个京城,似乎又有了一股风雨欲来之势!终于…
随着第三日到来。
也是老爷子定下的“朝政议事”之日。天还没亮
可朱雄英又有些担心,朱允通毕竟是一个不满十五岁的少年,就算是皇孙。但面对这么多的文臣。
真正说起来,恐怕也要面对太多质疑。罢了!
先打一个预防针吧!因此……
在第三日,老爷子快要清醒的时候。正在熟睡的老爷子。忽然见到了自己的大孙。然而。
梦境之中。
还没等老爷子说什么。朱雄英就直接说道。
“皇爷爷,您想过…”
“大明上上下下,认为贫瘠不堪的辽东之地!”“会变成能养活整个北境!”
“甚至还可以往其它各省输送的…千里沃田吗?”只此一段话。
老爷子整个人却猛地睁大眼睛。目中满是骇然。他第一个,就是不信!毕竟。
无论是百官还是百姓都请楚,辽东地理位置严寒,有好些臣子,甚至三番五次的上奏。那片地方不值得大明浪费兵力!也正因此。
自从洪武二十一年,设立下铁岭卫后。几乎每年都有冻死、饿死的大明将士。
一旦下雪。
路途艰难,物资粮草最少会迟上七日、甚至半个月!因此!
铁岭卫才会内迁要知道……
那里,建州人争、草原各部争、就连高丽也要凑热闹!诸多种族、部族聚集于此!
其地势之重要,若非铁岭卫实在活不下去,他怎么会愿意放弃?但现在……
你说会变成千里沃土?怎么可能???
老爷子第一个念头,就是在骗我!可是!
面前的是大孙啊他正要问。
却见朱雄英直接说道。
“今日朝会,正确改制,钥匙自来!”
长已
人
文
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