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百姓傻眼了,怎么全部都和皇长孙有关啊!!
书第154章百姓傻眼了,怎么全部都和皇长孙有关啊!!
与此同时。林
桃源空间。
朱雄英望着画面中的一幕。
在这一刻,他可以清楚的感觉到,第四步“阶段”,正在以一个风驰电掣般的速度,传播开来。
“朱雄英”之名。
今日注定要以怀城为中心,响彻在整个大明天下!
甚至。
在不久的将来。
还会通过这些外使的嘴,传遍到周邦各?国。
想到这里,朱雄英不免露出了一丝笑-意。
想起在昨晚的梦里。
答应老爷子的事情。
他看向画面,喃喃出声。
“答应老爷子的,也该出去了!”
而这时。
怀城中心的位置。
别说百姓,现在已经纷纷傻眼。
就是那些外使。
他们也震惊不已。
要说这新粮,他们虽然得到消息,但大多都以为是一种
这......
如果真是三种......
如果大明真的,只是西域通商的话,未必不能答应。
一时间。
许多相关的外使,已经开始仔细思考。
,可没想到,竟然是三种?
但让他们更加惊喜的。
还是另外两种。
【拼音】和【水泥】!
眼下这个时代,最重要的是什么。
人才!
大明这些勋贵,说到底,还是以淮西力量为首!
这个世界上。
人与人的差距,其实并没有多少。
早就过了,所谓的“血统论”决定地位上限的说法。
当年和老爷子在一起的玩伴们。
一转眼就能成为威震天下的明军!
为什么?
时运和平台!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最好的千里马,是需要发掘的。
老爷子大兴教育,归根结底,还是要广纳天下贤才,为大明所用
可很多人都因为贫困、农活、等不得不放弃......
但是......
只要有了《字典》!
基数就放大了,起码会有更多的孩子和幼童,甚至是父亲祖辈。
都可以借此......认字。
不说为大明谋福祉!
起码,会写自己的名字。
会因为认字,而逐渐的开发民智!
不可谓不重要。
再有最后一个“水泥!”
这才是让这些外使,真正震惊的地方。
他们第一时间,没想到所谓的房屋、道路、堤坝,这些保障百姓的东西
而是......
加固城池!
没错!
现在很多城池的外墙,还是土墙......
两米多的都算高的。
他们也想做那种青砖,可没钱,没人力。
小国寡民、政权交换的太快!
可如果有水泥的制作工艺,他们的防守力量就大大增加。
一瞬间。
近乎所有外使,包括帖木儿的祭祀老者。
都是神情凝重的看去......
然而很快!
他们就呆滞住了。
因为。
那位大明的洪武皇帝,竟然还站在那里,丝毫没有下去的想法
他要干什么?
难道还有......
一瞬间,外使众人齐齐脸色一变。
纷纷站起。
再也没办法保持平静!
而此刻。
百姓们也是呆愣住了。
他们万万没想到,这些变化
竟然都是同一个人的!
启蒙拼音!
红薯、玉米、土豆。
甚至还有水泥?
最后一种。
众人非常清楚,这个新材料的用处,可要比那些的土块、甚至是木板好多了。
要知道。
这里的百姓都不是什么世家大族。
没有钱,去专门制作那昂贵的青砖。
众人最开始想的,只要有一个不受风吹日晒、不受淋雨的容身之处就好了。
可有了水泥。
他们看着脚下,这坚硬光滑的地面。
心中对于一个“完整的家”的希冀,越来越大!
恰在这时。
老爷子再次开口。
“除此之外!”
当这四个字落下后。
一时间,所有人都朝着老爷子看去。
众人全都呆住。
难道还没完......?
“怀城,是因为咱大孙,才命名!”
“之后的怀城建设,尔等百姓,都可按照每日的劳作领取钱财
“并且,不算在劳役的范畴之内。”
此话一出。
不少百姓,皆是睁大了眼。
他们万万没想到,自己会听到这个说法。
“陛下,我等真有钱吗?”
有位红着双眼,鬓发已白的老者急忙问道。
所有的百姓也不由得震惊看去。
老爷子点头。
“当然!”
一时间。
百姓顿时沸腾了,激动的心情难以言喻。
竟然齐齐跪拜欢呼。
“陛下万岁!”
“叩谢陛下!”
老爷子看到这些人,如此激动的样子。
不免叹了一口气。
大明的百姓,就是如此淳朴,有时候,只需要给他们吃得喝的,就可以让他们一直为这个国祚做贡献。
要知道。
现在大明的徭役之内,还有“劳役”的说法。
也就是为大明的边防、或者是城防、堤坝、无偿劳动!
而这一次。
他们是外来的灾民。
能在怀城有吃有喝有住,有了活命的地方,就已经够知足了。
他们万万会没想到。
今天的皇爷。
竟然会亲口告诉他们。
这些天的劳动,竟然也是有钱的。
这......
这......
这些百姓,激动的连话都说不出来。
只是露出无比感激的眼神,全都朝着那位他们心目中,最好的皇帝看去
老爷子感怀。
叹了一口气。
如此百姓的纯粹,让他的心弦,都有了巨大的波动。
他声音有些微颤。
“说起钱财!”
“那咱们再说......这一次,咱们大明颁布的财政三策!”
“诸位可知?”
有聪明的百姓,当即反应过来。
“陛下,我知道...
“一、成立征粮司、改税粮为税钱征收,不过目前由于我们百姓手中无钱,所以由大明核定粮价,按粮价征收,这样一来,我等百姓就不必被那些贪官克扣!”
“第二、改人头税为田产税,也是针对那些士绅,保咱们老百姓的土地。”
“第三、分级商税,让巨富者不再一直巨富,让贫家小贩,可以安心养家......”
他声音刚停下。
老爷子就道:“那诸位可知......这三策,是谁提出来的?”
一瞬间。
百姓呆住了
“难道不是朝廷......”
这一刻。
除了百姓。
就连那些外使,都不由得朝着大明的百官看了过去。
不是某个大臣提出来的?
“还是咱大孙提出来的!”
老爷子话,如同惊雷。
在每一个人的头顶炸响。
一时间。
所有人都愣住了。
....求鲜花....
“又是皇长孙?”
“财政三策,竟然是皇长孙提出来的?”
“怎么可能?”
“没有什么不可能的,看看皇长孙提供出来的前几个东西,各个都是在咱们大明都没有。”
“提出财政三策,也不意外。”
“皇长孙,真乃大贤啊!”
“从来没有露过面,却在无形中,影响了方方面面!”
“这......何止是英主!”
“简直是未来让我大明,改换天地的真正圣君。”
看着百姓欢呼。
这一次。
老爷子依旧保持着之前的姿态。
逐渐的。
百姓的欢呼小了许多。
有些人的表情,已经换上了呆滞。
所有人的心里。
都蹦出了那个不可思议的想法。
不会吧???
“敢......敢问陛下?”
“可是......还有?”
这时候。
连那些外使,都愣在了原地。
只有真正知情的工部尚书秦文用......
眼下笑了起来。
他眼神中,满是期待。
忽然......
他拍了拍手。
顿时,便有几个工部主事。
....0
拖着一个巨大的木车,上面却盖着黑色帷幕,走了出来!
看都这一幕。
所有人只能咽了咽口水。
一时间,连他们自己都感觉心脏有些受不了。
看这样子就知道。
这肯定......
还是皇长孙搞出来的。
而此时......
老爷子的话,已经紧跟着响起。
“之前某些外使问......”
“咱为什么要说,大明三代英主,尽聚于此!”
“而现在......”
“百姓的衣食住行!”
“方方面面......咱大孙皆有贡献!”
“先说衣、当初从钟山,运到下面的巨额黄金,让怀城百姓的每一个人身上,都不再是之前的衣衫褴褛,而是如今的人人有新衣服!”
百姓看了看自己的衣服,皆是点了点头。
老爷子的语速加快。
“再说食物,三种新粮,能挽救多少大明百姓?”
“再说住所,这水泥,可让天下子民,再也不必住那茅草屋,坚固城池、增防水坝,兴修水利,作用何其大!”
“还有为百姓考虑的新政!”
“实话不瞒大家,我大明现如今的军器监,也有改制,而这些,也是咱大孙提出来的。”
“只是因为某些原因,咱不能广而告之!”
“时至现在!”
“而衣食住......三个,外加身为大明皇长孙的身份,提出的新策、还有军中利器!!”
“可谓是方方面面......”
“咱大孙......皆有建树!”
“只剩下了一种!”
说到这里。
老爷子忽然一顿!
“行!”
随着这个字音落下。
百姓,还有一众外使,先是一脸茫然。
但是......
连通朱标、朱桐、甚至朱棣在内。
齐齐起身。
武将之中,想起什么的蓝玉、傅友德,共同站起!
文臣之内。
兵部尚书茹瑞、吏部尚书詹徽......
更是再也抑制不住脸上的狂喜!
已经齐齐朝着......
工部尚书,秦文用那里看去!
而这一刻。
随着整个大明最顶尖的君臣,视线转移!
老爷子声音厚重。
响彻四方!
“诸位可见过......不用牲畜拉着,便可自己行动的
“神物?”大.
文
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