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唐一根棍

第42章 一本黄册子

大唐一根棍 我叫王大宝 7535 2024-04-04 19:53

  外面起风了。

  沿着半开窗棂溜进来的夜风,将屋内黄豆粒大的小火苗吹得一阵晃动。

  刘异将窗子彻底关死,拿签子挑了挑灯芯,使它更亮些。

  在昏黄的光晕中,他打开了万成举送来的那个黑皮包袱。

  几本黄皮册子展露出来。

  封皮上醒目写着两个字:手实

  手实是记录每户人家丁口和财产的文书,是编造户籍、收缴两税的依据。

  这东西每户单独一页,村里每年都会有人组织填报。

  然后按乡、里黏连成卷﹐再造乡帐和县里的计账。

  一式三份,村正、耆老和县衙各保留一份。

  手实之所以叫手实,原则上是要求每户亲自手写的,然后画指为信。

  不通文墨者,可以找人代笔。

  他之前百思不得其解,为何李家兄弟突然要对他下死手。

  直到他发现万文山、曲良和李家兄弟是一伙的。

  赵金器貌似也卷入其中。

  能将这些人串到一起的事,他一下子就想到了手实。

  今年他们村手实登记时,是李龙李虎作为村正帮手,挨家挨户记录的。

  他们村的三份手实,现在一份在村正万文山手里。

  一份在耆老赵金器手里。

  一份交到了县衙,应该就在曲良那。

  这就说得通了。

  那天在万文山家窗户外偷听那几人对话,字字句句指责自己狡诈,欺骗了他们。

  刘异后来想起今年他家登记手实时,还有个小插曲。

  当时刘根生坐在炕沿边自述:

  “我家还是三口男丁,我——就是刘根生,今年刚好四十,大郎刘奇十七,二郎刘异十五,均为编户良籍,都是主户,没有客户。”

  村里安排负责代笔记录的李龙,他坐在炕沿另一端。

  刘异站在李龙身后,看他鬼画符一样的一手烂字,心里顿时平衡不少。

  李龙一边低头书写,一边用颇为公事化的语气警告:

  “这么多年了,您老也知道规矩,不可瞒报田产,县衙是会抽查核实的,若瞒报必将治罪。”

  刘根生满脸陪笑:“那哪能,我家都是最本份的老实人。”

  他等李龙记录完这段,接着报备田产。

  “我家园宅地半亩,永业田二十五亩,在……”(此时均田制废止,没有永业田和口分田之分,土地都能买卖,园宅地类似现代的宅基地。)

  刘异见李龙在纸上歪歪扭扭地记录:园宅地半亩 永业田贰拾亩……

  他歪头诧异,这也能听错?

  他拍了拍李龙后肩,好心纠正他。

  “你写错了,永业田不是二十亩,是二十五亩。”

  李龙错愕地回头,眼神里充满了震惊。

  “你识字?”

  那惊悚的表情,像是刚发现刘异其实不是人,是个妖孽。

  刘根生在对面吆喝:“臭小子,你给我过来,你又不识字,在那捣什么乱。”

  刘奇也跟着批评:“二郎胡闹,李龙兄长记录这么多户了,还能不如你个小白丁。”

  刘异没理这俩文盲,他很坚持。

  李龙在他坚定而自信的眼神中,微微颤抖着更正过来。

  这只是件小事,刘异当时并没太在意。

  可他现在认为,恐怕这场祸事的开端,就是从自己突然识字开始的。

  这些人为何怕自己识字呢?

  刘异翻开最上边一本黄册,他认为所有猫腻应该就在手实中。

  ~~~

  翌日。

  冉冉爬升的朝阳先是把东方天际染得一片绯红。

  等它射出第一缕光辉,根根金线纵横交错,人间大地瞬间披上七彩霞衣。

  绚丽而明亮。

  真是个不错的好天气,最适合坑人,刘异心想。

  他梳洗一通过后,又照了照镜子,最后得出个结论:

  照不出我英俊的相貌,唐朝制造镜子的水平有待提高呀!

  用过朝食后,他溜达到村口老槐树那,例行跟居委会成员们一起和谐八卦。

  对于他成功解救出万成举这事,在村里已经传开了。

  邱家老太太掰了一截胡瓜(黄瓜)递给他:

  “小异啊,听说你在山匪窝里,单枪匹马,杀得三进三出才把人救回来,太不容易了。”

  刘异一脸错愕……你看我这个豆芽菜的身板,像是能三进三出的人吗?

  “你听谁说的?”

  “杨阿婆啊,我还听说你为了救万家大郎,被贼人砍了好几刀呢,这句是孙阿翁讲的。奇怪,你刀伤这么快就好了吗?”

  另一个老头在旁边感慨:“年轻就是好啊,恢复得真快。”

  “就是,我年轻时也这样。”旁边人附和。

  刘异满脸尴尬……我还是图样图森破了,实在低估了那两货的造谣能力。

  一点事实都不讲,100%靠脑补吗?

  “今儿怎么没见到孙阿翁和杨阿婆啊?”

  “杨阿婆去走亲戚了,孙阿翁今天下地,他家儿子田里的活忙不过来。”

  刘异咬了一口黄瓜,呜噜道:“不会吧,他家大郎和二郎看着挺能干的呀,统共才二十五亩地,咋就忙不过来了?”

  “哪里二十五亩呦,他家三十多亩呢。”

  “你确定?”

  “当然,昨天他还在这抱怨说家里男丁太少,根本伺候不了三十多亩,想把田卖出去些。”

  刘异点头附和:“其实不用卖,现在盛行租佃,黄老伯,你家种多少亩啊?”

  ……

  离开老槐树后,刘异没回家,直接去了六全村。

  六全村和九合村虽同属一个乡,中间却隔了两个村庄。

  烈日炎炎、流金铄石,他在酷热里走了一个多时辰才到。

  相比九合村,六全村更大些,有一百多户人家。

  他们乡耆老赵金器家就住这。

  赵耆老家的房子,在附近十里八乡绝对算是顶级豪宅。

  刘异站在院外望了望。

  嚯!这大院子,貌似比万文山家的还阔气。

  他叫门后,出来给他开门的是赵美娘。

  “异兄长?”

  美娘咧嘴一笑,脸上开始‘唰唰唰’地掉白面。

  刘异望着她比日本艺伎还惨白的妆容,心道多好一个姑娘呀,咋就学不会p脸呢。

  “我来拜见你阿耶!”

  赵美娘没有进去通报,直接就把他领进院子。

  刘异边随她走边观察。

  她家正院里除了主屋外,还有东西厢房以及耳房、柴屋,貌似耳房后还有个后院。

  屋顶上统一贴黑瓦,外墙刷白,色调看上去比较严肃。

  从格局上讲,这房子丝毫不比县城中的差。

  赵美娘在前面带路,眼神全是欢喜。

  “兄长果然守信,真的把万郎君救回来了,奴家心里实在是感激。”

  “我答应会成全你们,自然一言九鼎,谁让你们如此般配呢。”

  若不是面粉太厚,定能瞧出此刻的赵姑娘,双颊已经羞红。

  “你今日是来退亲的?”

  “不能叫退亲,传出去于你名声不好,这婚事本就是你我阿耶的口头约定,做不得数。”

  胖妞眼中更加动容。

  这刘二郎真像九合村人传的那样,不仅英勇还十分仗义。

  她领着刘异直接进入主屋正堂,请出父亲后她就退了出去。

  赵金器对于刘异的突然到访,微微有些讶异。

  这也是他第一次认真端详起这个少年。

  九合村人都吃不饱饭吗?

  万成举也是,这少年也是,怎么都这般羸弱。

  刘异也在打量他。

  心道难怪赵美娘生得又黑又胖,敢情根源全在您这啊。

  他严重怀疑赵家人一直在用酱油护肤,否则咋能个个黑得跟炭头一样。

  赵金器中等身长,皮肤黝黑,体重至少两百五十斤开外。

  没有脖子没有腰,天灵盖下全是膘,身前的大肚子像妇人怀胎六个月以上。

  许是怕跽坐窝着肚子,他家正厅里的坐具不是茵席,而是清一色四足坐榻。

  刘异落坐后,赵金器直接开问:“贤侄今天自己来的?”

  要提亲的话,长辈和媒人应该一同来才是。

  刘异单独到访,让他有点摸不清头脑。

  “赵耆老……”

  赵金器打断他:“你与万大郎一样,叫我伯父就好。”

  “赵伯父,小侄此来,是为救你一家性命。”

  赵金器眼神错愕,惊道:“贤侄莫要说笑,何出此言?”

  ________________

  pS:唐朝记录手实是采用小写数字,本书给改成大写了。大写数字武周时期就有了,只是一直没广泛推广。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