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唐一根棍

第427章 一船复读生

大唐一根棍 我叫王大宝 7159 2024-04-04 19:53

  刘异一问才知,李安平要赴裙幄宴的地方是芙蓉园。

  挨着曲江。

  曲江被唐玄宗拓长后,不用进芙蓉园,在修正坊可以直接乘船。

  李安平不游江,她要从青龙坊东南角大门进芙蓉园。

  刘异跟李安平在修正坊外分开。

  他依照郑言信笺上指引,在修正坊宗正寺亭子下面的岸边,找到一艘乌蓬小船。

  郑言正坐在船上背对岸边往江里扔石子。

  他在玩打水漂。

  “一,二……十二,哈哈,十四个。”

  郑言兴奋地欢呼。

  他正得意,江上倏地再次泛起涟漪。

  一个石子在水面不断轻松跳跃。

  “一,二,三……二十六,大爷的,二十六个。”

  郑言愤怒地回头。

  “我就知道是你,刘异,你太过分了,水漂跳那么远。”

  刘异笑呵呵登船。

  “你心情好些了吗?”

  船头的渔夫撑杆离开岸边,往江心划去。

  “今年落榜没什么,明年状元肯定会是我。”

  “哇……”刘异拍手鼓掌,“有志气,真想敬你一杯,唉,你船上怎么没酒?”

  郑言信上说邀他饮酒。

  “等会上船再喝。”

  “咱们不是已经上船了吗?”

  郑言神秘一笑。

  一刻钟后,刘异才明白郑言所谓上船的含义。

  现在曲江上漂着不下二十多艘船,其中最大最豪华一艘楼船才是郑言的宴客地点。

  楼有三层,整只船差不多能容纳两三百人。

  楼船吃水略深,岸边水浅无法停靠,所以用乌蓬小船充当摆渡用。

  刘异暗道,这难道就是大唐版富豪游艇?

  乌蓬靠近楼船时,郑言顺着绳梯噌噌噌快速登上大船,走得平稳顺畅。

  “好俊的功夫。”刘异不禁惊叹。

  荥阳郑氏难怪能培育出文武状元,他们族中子弟个个文武双全。

  刘异随后轻松一跃,抓住绳索,几个窜跳,跟着跳上楼船。

  曲江水流并不湍急,楼船上异常平稳,刘异站上去感觉如履平地。

  他们从船尾登船,这边离厨房较近。

  刘异看到甲板上许多端菜捧酒的男仆不停忙碌走动,厨房里还有炙烤香味传出来。

  他都闻饿了。

  郑言领着他由船尾经过右舷甲板,向船头走去。

  行到一半,刘异问:“茅厕在哪?”

  郑言嫌弃道:“你等会再找吧,马上就到船头了。”

  刘异坏笑,“那就别怪刘某失礼了。”

  他说罢解开腰带,转身走向侧面围栏,让办事的家伙面朝江面,开始狂野泄洪。

  刘异中间还用口哨吹了首催尿歌《阳光彩虹小白马》。

  快到结束时他壮怀激烈吟了句: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你恶不恶心啊?”郑言捂着鼻子嫌弃道。

  “你就没怀疑过李白这首诗是在船上作的?”

  “你别侮辱太白先生。”

  “可怜啊,千秋万世,只有我懂他。”

  解完手,他们继续往前走。

  快到船头时,看见十几丈外的栏杆处,一群衣着鲜亮、年龄各异的男子在甲板上谈笑风生。

  刘异惊讶:“你请了这么多人?”

  “跟我一样都是今年落第的士子。”

  “你要组失落者联盟?”

  “这个名字好。”

  刘异忽然发现那群人中还有个四五十岁的老头,他用手指指,问:

  “那个也是今年考科举的?”

  “他是顾况之子顾非熊,他今年已经第二十八年落榜了,跟他比,我这点小挫折算什么?”

  刘异啧啧惊叹:

  “这么执着?失败是成功之母,可惜成功六亲不认。突然发现范进跟顾非熊比逊爆了。”

  “范进何许人?”郑言问。

  “精神病人,我总算明白你举办这个宴会的目的了。”

  当你觉得自己很惨时,不妨看看那些比你更不如意的人,幸福感立马油然而生。

  还能看见天空飘来五个字:

  【这都不是事】

  船头的复读生们猛然发现从船尾走来的郑言,他们纷纷走过来。

  “垂之,你可回来了。”

  “垂之,我们正找你呢,你怎么一转眼就不见了?”

  “我去接人,”郑言回答,他拉过刘异给众人介绍。

  “我最近认识的朋友刘异。”

  一个蓝袍中年看见刘异手臂上缠有皮革臂缚,明显是武者装束,疑惑问道:

  “你也是读书人?”

  刘异歪头轻笑。

  眼睛长在屁股上,只认衣冠不认人?

  他很自信地点点头。

  “当然,书读的可多了,《金瓶梅》、《玉蒲团》、《品花宝鉴》全都读过,连插画版都看过。”

  “呃……恕鄙人孤陋寡闻,这是哪位大家的着作?我怎么听都没听过。”

  刘异啧啧嫌弃:

  “难怪你会落榜,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你读的书太少了。”

  蓝袍中年满脸愧疚,顿时对刘异滋生出一点小敬畏。

  口气这么狂,应该有过人之处吧。

  郑言咳嗽了一声,打断刘异的装逼,开始为他介绍在场诸人。

  “这位刘瞻,字几之……”

  “这位是刘邺……”

  “这位是顾非熊……”

  刘异看着胡须白多黑少,满脸褶皱的顾非熊,噗嗤一笑,问:

  “顾坚强,你明天还考吗?”

  顾非熊一本正经回道:

  “当然考,公子重耳六十岁还在流亡,姜子牙七十岁还在卖酒,我还不到五十,这么年轻,不努力科举,更待何为?”

  刘异笑着拍拍他的肩膀:

  “活到老,考到老,佩服。你这精神状态绝对领先范进五百年,《儒林外史》作者若早认识你,估计就轮不到范进当男主角了。”

  “范进是谁?”

  “精神病人。”郑言代答。

  他接着为刘异介绍:

  “这位是裴铏(xing),出身河东裴氏……”

  “等等。”刘异忽然叫停。

  他盯着面前这位脸色白皙,满脸长痘,身形清瘦的青年问:

  “你是哪个行?”

  “哪个都行。”

  “淘气,我问你‘行’怎么写?”

  “呃……刑部的刑,左边有金。”

  刘异在自己手上描了一遍,突然大喜。

  他双手猛然抓住裴铏的右手不放。

  “原来是你。”

  “呃……你认识在下?”

  “你写的那个《聂隐娘》很有名啊,侯孝贤拿着它得了个国际大奖。”

  “呃……”裴铏一脸懵逼,“是诗吗?兄台是否认错人了?裴未曾写过聂什么娘啊。”

  刘异热情地搂着他的肩膀。

  “侯孝贤以《聂隐娘》得戛纳金棕榈奖的时候,我查过资料,应该就是你写的。”

  “???”

  “裴铏,你听我说,屈原被放逐后,就写了本《发骚》”

  “离骚。”裴铏更正。

  “差不多,司马迁被人切了,就写了本《史记》。”

  “你到底想说啥?”

  “我的意思是说啊,但凡有名的大着作,都是作者经历挫折后写的,你这次高考失利,肯定回头就能写本好书。真的,科举不适合你,你还是赶快写小说吧。”

  裴铏为难地看向郑言,你朋友有毛病吗?

  “又胡说八道,”郑言赶紧把刘异拉到下一个人面前。

  “这位是李烨,字润起,出身赵郡李氏。”

  “这位是于琮,字礼用,出身河南于氏。”

  “这位是……”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