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唐一根棍

第385章 长安居大不易

大唐一根棍 我叫王大宝 5001 2024-04-04 19:53

  公孙笔之前给刘异科普官场时,曾粗略讲过南衙和北司的历史,但并没有具体针对性。

  册封金吾卫右街使的圣旨来得太突然,刘异第二天直接启程赶赴长安,他中间没机会向公孙笔再次请教金吾卫是个什么东东。

  今晚遇到大明白郑言,刘异便八卦了下他的新单位。

  郑言只要不面对姑娘,小嘴叭叭的特能讲。

  他吃完后坐在灶台上给刘异科普大唐官场斗争史。

  郑言阐述南衙禁军曾有十六卫,左右金吾卫只是其中的两卫。

  南衙十六卫中除了左右千牛卫和左右监门卫是皇帝近卫,兵源大都来自官宦子弟,其他十二卫包括金吾卫在内,兵源全都来自折冲府。

  安史之乱后府兵制瓦解,折冲府已无法再向十二卫提供兵源。

  刘异疑惑,没兵源还能维持到现在?

  “那如今怎么还保留着金吾卫?”

  郑言一脸好为人师的模样,自信满满地回答:

  “这就要讲到南衙和北司之争。”

  隶属北门先后有十军,安之之乱后的六军为左右羽林、左右龙武、左右神武。

  神策军是安史之乱期间大将哥舒翰在西北成立的一支戍边军队。

  对,就是《长安三万里》那个一生气节死于窝囊的哥舒翰。

  神策军刚成立时人数不到一万,还参与过安史之乱平叛。

  代宗时期这支军队驻扎在陕州,被大宦官鱼朝恩以监军身份掌控。

  大唐天子第二次出逃正好逃到陕州,这支军队护过代宗的驾,就在那时被编入了禁军。

  鱼朝恩死后神策军管理权又交还给了军队高层。

  到代宗儿子德宗时,淮西发生叛乱,德宗请来平叛的一支节度使军队在路过长安时,突然倒戈相向发动兵变。

  平叛军转而开始攻打皇宫。

  于是乎怂包皇帝德宗放弃长安城又跑了,跑去了奉天(陕西咸阳市乾县),这已经是大唐天子第三次逃跑。

  德宗一边撒丫子一边想个问题:

  “我们老李家为何总要跑呢?”

  从他太爷爷那辈开始,每代天子都被各路人马追着打。

  “这个皇帝当的也太窝囊了。”

  德宗聪明的小脑袋瓜思考一路,最终得出两点结论:

  一,都怪禁军太弱了。

  二,有鸟的男人太容易背叛。

  几年后德宗依靠神策军打败叛军重返长安,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扩充禁军。

  神策军兵力一下子扩充到十五万,交给没鸟的宦官执掌,此后按野战军训练。

  后来成立的神威军也并入了神策军,宦官从此彻底掌控北衙禁军。

  执掌神策军和枢密使的宦官在宫城里的内侍省办公,位于皇城的北边,所以被称为北司。

  主管各卫的宰相在宫城外的中央官署办公,这里被称为南司或南衙。

  金吾卫虽然没落但一直没有消亡的原因,是以宰相为首的南衙不甘心长安军权被宦官集团掌控。

  南衙和北司水火不容,顺宗永贞年间因为斗得太狠,还发生过‘二王八司马事件’。

  那次斗争的结果就是皇帝被宦官逼得退位,一大堆官员被贬出京外任司马。

  其中就包括倒霉蛋刘禹锡和柳宗元。

  刘异听到这撇撇嘴点评。

  “对方有十五万强兵,不甘心又如何?勉强留下南衙禁军不过苟延残喘,自讨没趣。”

  郑言讶异:“你竟不站在南衙这边说话?”

  “跟立场无关,只是不理解从‘二王八司马’到‘甘露之变’,南衙杠北司一败再败,官员们都不总结教训吗?还在死磕,啧啧,他们也只配搞搞朋党了。”

  郑言震惊地看着黑衣少年。

  “你胆子可真大,刚才那句把满朝文武全都骂了,呵呵,不过我赞同。”

  郑言听说刘异第二天要去兵部办理入职,特意叮嘱了几点注意事项。

  两人离开堂厨时,郑言畏缩地藏在刘异身后,生怕回去路上遇到同学。

  “你就这么怕别人问你春闱的事?”

  “我是今年通榜的头名,最后却没中肯定会被人笑死的。”

  俩人各自回房后,刘异收拾收拾就安寝了。

  他睡得好梦正酣,忽然被一通‘咚咚咚’震天鼓声吵醒。

  刘异迷瞪瞪坐起,骂了句:

  “神经病啊!”

  现在是五更二点,换算成现代时间是凌晨三点半。

  每天这个时辰长安城的城门郎就会擂响承天门晓鼓。(此时西安还没建钟鼓楼)

  “六街”的街鼓也会随之敲响,各擂三千下。

  重槌之下,鸣鼓之声洪亮浑厚,十里可闻。

  宫城、皇城、外郭城、坊市大门同时开启。

  宵禁正式结束,允许人通行。

  一百零八坊的坊门也会渐次打开。

  大唐诗人李贺在《官街鼓》中写到“晓声隆隆催转日,暮声隆隆呼月出”,描写的就是街鼓的晨昏报时场景。

  颁政坊就在承天门斜对面,刘异房里听晓鼓尤其清楚。

  他被吵得想炸了全长安的街鼓。

  一想到自己若留在这破地方,以后每天半夜都要被鼓声惊醒,更加坚定了他辞官的决心。

  长安居,大不易。

  鼓声吵,得快跑。

  在寺里用过早饭后,刘异骑马去兵部报到,然后辞职。

  大唐的中央衙署全集中在皇城里面。

  兵部位于皇城承天门街的右侧。

  尚书省的六部官署都在这片区域。

  右金吾卫官署在兵部官署左斜对面。

  兵部正对面是左金吾卫官署。

  刘异要去办理入职的地点是兵部四司之一的兵部司。

  相对于职方司、库部司、驾部司门口屈指可数的人头,兵部司简直门庭若市。

  兵部司是兵部里最有实权的部门,掌控全国武官评品、选授、调遣政令,有“武选司”之称。

  博陵崔氏二房,崔氏八龙之一的老八崔珦,现任这个部门的老大——兵部司郎中。

  兵部司门外的长队已经快排出皇城墙了,崔珦还在不紧不慢地问话。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