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唐一根棍

第389章 磨环川

大唐一根棍 我叫王大宝 5015 2024-04-04 19:53

  刘异离开振武城的第三天,公孙笔就出发了。

  所有人都以为他是去长安找刘异,却不知他偷偷转道先去了陇西。

  陇西顾名思义是在陇山(现六盘山)之西,也就是在陇山的右边。

  大唐在这里设立过陇右道。

  陇右道上边是回鹘大草原,下边是吐蕃高原。

  它曾是大唐十道中面积第二广阔的,管辖着18个州和2个都护府(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

  领地包括现在甘肃、青海和新疆的大部分区域。

  李唐家的老祖宗陇西李氏发源地临洮(临洮现为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便隶属于陇右道。

  陇西李氏崛起于东晋乱世,族人本就分散。

  后来随着大唐建国,陇西李氏成为士族中的顶尖权贵,族人大都去了长安、洛阳定居,真正留在陇西的凤毛麟角。

  这也是李归将大野盟总部选在陇西的原因,当地已无皇族。

  他选此处为总盟,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大唐已经失去了对陇右的控制权。

  安史之乱时,大量西北边军开始进入中原作战,神策军也是那时候离开陇右去的中原。

  此举大大削弱了大唐西部兵力。

  曾被大唐按在地上摩擦的吐蕃,便在此时不要face地趁虚而入,占据了陇右。

  吐蕃以陇右为跳板打入过长安,就是大唐天子第二次出逃那回。

  河西走廊也在陇右道内,控制河西走廊才能控制西域各国,才能从丝绸之路一路通商到阿拉伯然后再去往欧洲。

  陇右如此重要,安史之乱后内忧外患的大唐为夺回陇右还是做过一些努力的,可惜全都失败了。

  此后陇右变成吐蕃和回鹘争抢的肥肉,双方拉锯扯锯乱战了几十年。

  随着回鹘被灭族,这块肥肉如今变成吐蕃与黠戛斯在抢夺。

  公孙笔拿着大野盟的信物在陇右畅通无阻,顺利抵达临洮。

  这个地方简直是汉人与异族斗争的缩影,夏商周时这里被羌人部族统治,南北朝时又被吐谷浑人占据,现如今又落入到吐蕃人手里。

  当地的汉人现在还会唱《哥舒歌》,缅怀昔日大唐的威猛。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

  公孙笔要去临洮西边的一个小城堡——磨环川。

  这里是哥舒翰创立神策军的地方。

  如果没有爆发安史之乱,神策军大概会一直驻守在这,成为大唐西北一支无足轻重的小部队。

  可如今神策军是大唐最庞大的一支军队。

  李归说这里有李氏祖脉滋养,适合兴军,便把大野盟总部建在了这里。

  哥舒翰当年为驻军曾在这里修了一座城。

  这座城的墙体为夯土板筑,城高两米五,夯层厚一寸。

  南北长约四百米,东西宽一百七十米,呈长方形。

  东、西、北三面临水,城下环绕着平川,形似磨盘,所以这城被叫磨环川。

  公孙笔入城时天已经黑了。

  他在守卫带领下走进“田共园”——李归的居所。

  他往里走时,看见迎面另一个守卫引领一名浑身缠满玛瑙珠宝的吐蕃男人从里边往外出。

  公孙笔与这人侧身而过时,闻到了他常年不洗澡的臭味。

  他屏着呼吸继续往前走。

  公孙笔进入书房时,李归正站在案牍边看一幅绢本卷轴。

  他见公孙笔进来,平和浅笑着说:

  “子墨快过来,帮我一起掌掌眼这幅域本赠送的《六仙图》丹青。”(域本是吐蕃的地方官)

  分别三年,李归熟稔的语气得像就像两人从未分开过。

  公孙笔瞬间找回昔日在李归身边伴读的感觉。

  他走到案牍前,看见画上描绘的是仙人奏乐场景。

  六名身穿各色华服的女子每人手执一样乐器吹拉弹奏。

  落款是吴道子笔,并加盖了吴道子印。

  公孙笔看了一会,评价道:

  “吴道玄笔势圆转,他画的衣服飘带往往迎风飘扬,有吴带当风的雅称,这画中仙子的衣服是垂下来的,这画是假的。”

  李归浅笑:“子墨眼力不俗,可惜没有进步,还是过于注重细节而忽略大局。”

  “主公,我说错了?”

  “没错,可惜你一眼便应该看出来,这幅画太鲜艳了,用了八种颜色,而吴道玄素来以白描画人物。”

  李归说完将画轴一抛,随意扔进书案旁的火盆中。

  火苗飞窜一下,随后被大火吞噬。

  公孙笔汗颜,他随后批判道:

  “吐蕃人好生无礼,竟拿幅假画赠送主公。”

  “非他本意,这个域本为讨好我用五十头牦牛跟一名唐地商人换的。”

  李归带着公孙笔带去另一侧的坐榻处落座。

  他语气平淡地评述:

  “各民族中我最鄙夷的就是南诏和吐蕃。南诏建国两百年,百姓却还在使用贝壳充当货币。吐蕃从第一任赞布聂赤算,已经有超过一千五百年历史,但文字才创立不到两百年,这还要多亏当年文成公主从大唐带去的那些书籍让他们意识到原来文字的记录的妙处。这样愚昧的民族,你指望他们能理解大唐文化的博大与厚重?”

  公孙笔舒心地笑了。

  他感觉李归在贬损别人时,说话的语气简直跟刘异一模一样。

  “主公所言甚是。”

  “子墨,你比我估算的晚了半日。”

  公孙笔起身,郑重施礼。

  “是子墨过错,下午途径临洮城时我驻足给李氏先祖敬香耽搁了两个时辰。”

  李归点头赞许:“子墨有心了。”

  “属下这次不能与少主公同步去长安,只希望李氏先祖能保佑他一路顺遂。”

  李归摇头叹气。

  “唉,你还是太不了解那个臭小子了,我刚刚得到飞报,他在太原府又闯祸了。”

  “哦?”公孙笔震惊,“少主公可是遇到了危险?”

  “倒也不是危险,是他把嗢没斯兄弟那几千军队折腾没了。”

  李归随后讲述了刘异蛊惑嗢没斯兄弟解散归义军去长安养老的事。

  他最后点评道:

  “这孩子对人心的把握终究还是欠了一层,我敢保证不出三个月被嗢没斯兄弟留在河东那几千回鹘归义军就会被刘沔斩草除根,杀得一个不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