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唐一根棍

第169章 第1卷最后一章

大唐一根棍 我叫王大宝 4980 2024-04-04 19:53

  刘异对两人咧嘴假笑。

  他很疑惑,老爸是何时为他准备好这一切的?

  老李这爆表的智商,放到现在估计能直接吊打最弓虽大脑。

  他爷爷当年造反,该不会也是因为儿子太聪明了,就产生不甘心的想法吧?

  命运的齿轮啊,求求你把自己卡住吧。

  我家真的不能再转下去了。

  纵观历史,所有造反理由中,属他家的最奇葩,说出去都丢人。

  待公孙笔和第五甲退下后,李归拉着刘异站起。

  “随我一起去拜祭一下你舅公和阿娘。”

  刘异想起进门时看到的那两个无字牌位。

  他现在总算明白,老爹为何从不过清明节、中元节。

  他不是不信,而且不想拜祭刘根生家的祖先。

  爷俩往外走时,刘异问:“我舅公是谁?”

  “大唐晋国公裴度。”

  对裴度这个名字,刘异并不陌生,郑就之前给他科普过。

  他没想到这位传奇宰相就是抚养老爹长大的亲舅舅。

  外甥肖舅,老爹的高智商很可能就是遗传自母家。

  他在洛阳杀薛义时,还从裴度家的宅子路过,早知道是亲戚,就溜进去看一眼了。

  他又问:“所以与大野盟勾结的士族其实是河东裴氏?”

  “舅父一直以为我已不在人世,我也尽力不让大野盟跟裴氏有所牵扯。”

  刘异疑惑:“锦娘那双鞋的料子……”

  不可能是范阳卢氏吧?

  李归恍然明白他为何有此一问,旋即解释:

  “你林阿娘有个小妹一直留在裴家照顾我舅父起居,那块料子是她前些年来看九蓉时送的,九蓉嫌过于艳丽,就通过殷九州的手又转送给了锦娘。”

  刘异扶额苦笑,是他之前将事情想复杂了。

  提到锦娘,李归直接对儿子下命令道:“既然你已知晓事情来龙去脉,回去把殷九州和锦娘都放了。”

  “那就太刻意了,郑就那我也不好交代啊。”

  老爹脸色不悦:“怎么,还需要为父派人去救?”

  刘异赶紧安抚暴躁老头,嬉笑着说:

  “那倒不用,他们现在由郑家人和张家兄弟轮流看守。我回去就告诉张家二兄张虎,说我准备杀掉这俩人,二兄肯定会偷偷将他们放了。”

  门口挺直站立的威武大叔听得直皱眉。

  李归气得拍了儿子一巴掌:“臭小子,当着你张勇叔父的面说要算计人家儿子。”

  刘异笑着跳开。

  说话间他们已经来到过堂。

  李归望着无字牌位感叹:

  “我舅父一生忠心为国,他这辈子唯一做过有负朝廷的事,就是将我这个逆贼之子抚养长大。”

  刘异安慰:“舅公做的对,狗屁朝廷,忠君哪有亲情重要。”

  他跟李归一起磕头,并分别给裴度和姚娘上了三炷香。

  当天晚上父子俩难得同榻而睡。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刘异半夜把自己老子踹下去三回。

  他倒是一宿好梦,大冤种老爹被他气得想揍人,巴掌都挨到儿子脸了,最终没舍得打下去。

  第二天清晨,外面淅淅沥沥地开始落下雨滴。

  李归顶着一双乌黑熊猫眼,站在屋檐下眺望刘异离去的方向,久久不肯回屋。

  张勇将一件紫色氅衣披在李归肩上。

  “主公,秋雨冰凉,当心受寒。”

  李归没有回头,他紧了紧外衣道:“臭小子走时没带雨具。”

  张勇问:“当时也未见阴天,需要我现在追上去吗?”

  李归轻轻摇头:“不必了,年轻人总要经历些风雨。”

  “少主公从未离开过你身边,你真放心让他去军中历练?”

  李归几不可闻地叹息一声后下令:“再派些好手跟着,暗中保护,不能让他发现。”

  “既然主公如此不放心,为何还要他北上?”

  “孩子大了,总想去外面闯一闯,他正是意气风发的年纪,去军中历练也好,哪个膏粱子弟不是从鲜衣怒马过来的。我像他这么大的时候,也是不顾舅父反对,执意在外游历三年。”

  “属下不解,为何少主公会突然放弃科举?”

  李归回头凄然一笑:“他怕我会屠了九合村。”

  张勇疑惑:“主公要屠九合村?”

  他整天跟着主公,他怎么不知道?

  李归无奈叹息,他们父子还真是够了解彼此,尽管昨天才首次赤城相对。

  “若他坚持科举,我会彻底抹掉刘根生造伪痕迹,那时九合村人必须死,不过不是屠村而是瘟疫,人为制造一场瘟疫,这样死得才够自然。博陵崔氏我也会替他铲平,前方不能有挡我儿子路的人。”

  张勇心惊,要铲除博陵崔氏,大野盟恐怕会过早暴露实力。

  他没想到李归曾有如此打算。

  幸好。

  “可主公也算到了他会选择另外一条路。”

  李归:“这孩子心不够狠,去军中历练下也好。即便他将来不想做天子,只想做权臣,也不该像朝中那群窝囊废文官一样,只懂党争内斗,毫无建树。你可知当年李治为何能轻松扳倒长孙无忌吗?”

  “属下不知。”

  “长孙无忌再权倾朝野,也不过是没有兵权的假曹操,何以号令天子?在大唐,文官连宦官都斗不过,否则怎会有甘露之变?如今只有兵权才是王道。”

  “可少主公现在投军,即便再聪慧过人、武功盖世,成就军功也要等上许多年。”

  近年大唐并无战事,指望按资排辈晋升,肯定比文官还慢。

  李归清冷一笑:“没有战事,就安排一场战争。”

  张勇疑惑:“主公的意思是?”

  “我们安插在回鹘的棋子可以动了。”

  “若,属下即刻传信。”张勇恭敬道,他随后又问:“主公接下来回陇西吗?”

  “不,先去长安。当年我阿耶没有为我铺好的路,我总该为我儿子铺好吧,为人父母者,则为之计深远。”

  “主公用心良苦。”

  李归冷笑:“李归既归,也应该杀批人庆祝一下了。”

  (第一卷 完)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