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都市娱乐 情满四合院之碧霞元君

第27章 杨厂长总想搞点事儿

  回到自己的家,王胜文当然要多住几天,毕竟和家人已经分开了这么久。

  爸爸妈妈上班,弟弟妹妹上学,王胜文带着娄晓娥在广州闲逛。

  那时候的广州还不算太大,人口也不算拥挤,但是吃的东西绝对比四九城要多要好。

  王胜文告诉娄晓娥,她妈妈的祖先肯定是从番禺去的北京,因为谭家菜就是番禺的饮食风格,那是专门给老年的妃子们吃的菜,因为炖、煮、煲、闷的菜比较多,适合老年人的口味。

  幸好,从天河到番禺也不算远,几天时间,两人几乎把番禺有名的菜馆吃了个遍,王胜文还晚上顺手从神识空间的电脑里抄了本“谭家菜谱”交给娄晓娥,让她带回去给妈妈看。

  第四天是周末,弟弟王胜义从学校回来了。

  进门放下包就被一个抱摔,刚爬起来又是一个抱摔。

  “哥,你刚回来就打我!”

  “服了吗?”

  “服了,本来我也服啊。”

  “小身体不行啊,晓娥,给他二百块钱买吃的补补。”

  娄晓娥捂嘴笑着就把钱递了过去。

  “谢谢嫂子,嫂子真漂亮,比我哥强多了。”

  “嗯?你小子还不服气?”

  “服气服气,最服气的就是你了。”

  王胜文也就不闹了:

  “胜义,学的什么专业啊?”

  “电器控制与维修。”

  “上大二了吧?”

  “是。”

  “学得怎么样?”

  “还行吧,反正年级前十。”

  “不错,有前途,可惜……”

  “什么可惜?”弟弟有些疑问。

  “啊,没什么。有没有兴趣尝试着写一写文章?”

  妈妈插话了:

  “胜义,你哥哥发表了很多文章了,我这几天在办公室专门从报纸上剪下来了,我拿给你看啊。”

  “呦,我哥这么厉害了?”

  “我和你哥你嫂子一起出去买菜,你拿去看看吧,待会你妹妹起来,别打架啊。”

  买菜回来,弟弟就凑过来:

  “哥,你真这么厉害了吗?这文章不是一般水平啊。”

  “都是些基本的东西,算不上厉害,要不你也试试?”

  “我?我能行吗?”

  “只要你基础知识学的好,肯定能行,电工学学过吧?”

  “学过。”

  “那我就教你如何写一篇科普性的文章,最基本的写法就是先讲述一个书本上的电工学原理,然后再结合实际,写一个这个电工学原理在实际中的应用,比如最简单的电器原件电容,就是两个金属薄片夹一个绝缘层,金属薄片的面积大小决定电容的大小,这个金属薄片和绝缘层的厚度还有个临界值,那你可以这样写……”

  王胜文给开了头,王胜义的思考就没法停下来了,直到妈妈过来叫吃午饭。

  “哥,是挺能引发思路的,我已经考虑了很多这种例子,我慢慢试着写写看。”

  “嗯,希望你努力,我不是学电的,但是也有一些思路,在北京也写了一些关于弱电方面的文章,等回去我给你寄过来,你要是感觉好,就拿到报纸上发表了吧。”

  “那我拿给我们老师看看。”

  “别啊弟弟,学术方面你得学会独立思考,不能受老思路的影响。

  你作为一个年轻人,不但要学到原来的知识,更要在这些基础知识上进一步拓宽视野。

  比如利用电容器交通直阻的特性,让电容器和电感器配合,是不是可以形成振荡电路?这种电路除了耦合作用以外,是不是还有其他功能,比如稳压、调谐等等。

  这些东西,都可以进行试验啊。不行的话,尝试着自己动手做个收音机试试,缺电器原件就去买,实在买不到就去收音机修理铺看看,拆了坏掉的老收音机试试。”

  “嘿嘿,哥,那我还真想试试看。”

  “不是试试看,是要反复思考,反复试验,只要一个试验搞成功了,那以后你的思路就打开了,其他试验就按这条路线走。

  试验多了,又能促进你的思考,这样循环往复,试验越来越多,思路越来越宽。

  懂了吗?”

  老爸一句顶一万句:

  “听你哥的!”

  老妈很慈祥:

  “胜义,你哥写文章能发表,我们相信你也能行,还听说你哥设计的机器设备,都出口到香港去了,你也要努力啊。”

  弟弟信心满满、斗志昂扬:

  “行,我试试!哥你得帮我啊。”

  “行,帮你,你先把我这几天穿的衣服给我洗了晾上吧,我们后天晚上的火车,能干了。”

  两个妹妹凑了上来:

  “哥,我们给你洗吧?”

  “你们洗你嫂子的。”

  在场的其他人都捂着嘴笑……

  家人总有分别的时候,尽管难舍难分,尽管父母的爱还没享受够,尽管想在身边孝顺父母……

  当娄晓娥回到家里,拿出自己在香港和王胜文的结婚证明时,她妈妈谭芳激动得哭了;当娄晓娥又拿出王胜文给的那本《谭家菜谱》时,又哭了一次……

  王胜文回到家,也收获了眼泪,秦京茹的不说,还有秦淮茹的。

  “顺利吗?小男人,我们村里的人都过来了,孙科长都给安排好了。”光秃秃地躺在怀里说。

  “顺利,很顺利,春雨哥他们到了?住的地方安排好了吗?”

  “安排好了,房子是两间,每月才五块钱。”

  “你妈你弟媳妇来了吗?”

  “还没来,过几天收拾好了,春雨去接。”

  “嗯,你也去接吧,以后你补贴着点儿,他们刚来没钱。”

  “我知道,东西我都给买好了。我还给他们接风洗尘了呢。”

  “奥?懂事儿的媳妇啊。”

  “谁是你媳妇,抽死你!”女人说着就往下出溜。

  “就是媳妇,大媳妇,哎吆,你慢点儿……啊~~”

  把妈妈捎给贾张氏的一大块布料交给她,第二天周末贾张氏专门杀了一只鸡,正好有老家人带过来的蘑菇,一起给炖了,把王胜文他们请过去一起吃,棒梗竟然把好肉都挑给了王胜文,王胜文又分给了贾张氏和秦京茹。

  耶!这下又有点心吃了。棒梗这样想的。

  正吃着呢,傻柱端着一盘炒好的毛肚就进来了:

  “嘿,我给你们加个菜。”说着就想走。

  王胜文朝他招招手:

  “甭急着走,说说,怎么回事儿?这毛肚哪儿来的?”

  “王科长,我这不是给大领导家做饭去了吗,他们家这玩意儿挺多,我寻思着你能爱吃,所以就顺了点回来给发了。”

  “呵呵,你去给大领导家做饭了?许大茂去了吗?”

  “去了,又被赶出来了。”

  看来这《情满四合院》的剧情还没变啊,虽然早了点。

  “行了,知道了,以后别总顺人家东西啊,平时多照顾点儿雨水,走吧。”

  “好嘞,我刚收了两个徒弟,哪天让他们请您喝酒……”

  晚上,王胜文把从广州带回来的海鲜干货,给苏局长送到家里。

  “胜文呐,你爸妈还好吗?你这次顺利吧?”

  “好,他们都很好,我这次也很顺利。”

  “唉呀,前天你爸就给我打电话了,说他们也想要那个什么制钉机。”

  “可以啊,我们就给他们生产呗。”

  “是啊,生产就可以了,不过你们的压力就很大了。”

  “伯伯,也没多大压力吧,不就做几台制钉机吗,没压力。”

  苏局长喝了一口茶:

  “我说的不是这个,这不冶金部给市里发了一个函,想要咱们做的那条生产线。说是让我们给他们做几条大的。”

  “奥?做几条?多少条?多少钱?”

  “唉呀,甭管多少钱,这是上级的任务。”

  “伯伯,我是怕上级说咱们要的价格贵,他们受不了。”

  “还能多贵,不就是一条生产线吗。”

  “那可不一样,咱这条线生产效率可是高,而且基本不出废品。”

  “那你说说,咱们做的这条线值多少钱?”

  “之前我们用的那一条得要至少一百万,还不讲价。”

  “啊?一百万?是真的吗?你可别骗我。”苏局长惊诧得差点把手里的茶杯扔地下。

  “要是买国外的,得至少四百万,还不如咱们这个先进。”

  苏局长凑近了问:

  “真值这么多钱?”

  王胜文十份肯定地点点头:

  “不信让他们去国际上去询价。”

  “唉呀,这个东西要搞,一定要搞!我亲自去参与工作。”

  苏大娘端着水果从里屋出来了:

  “什么要搞啊?”

  苏局长不耐烦地摆摆手:

  “男人说话娘们家不要参与!把这些干货拿屋里放好,润才从广州给带过来的。”

  王胜文赶紧把话引入正题:

  “那你跟他们说,我们同意提供了,但是他们得把要求说明白,让他们的技术人员过来和我对接技术上的问题。这件事不能让杨厂长参与,他是向着那边的。”

  “我早就知道他会这样,吃里扒外的东西。”

  “对,那让李哥直接参与他们谈判呗?下手狠点儿。”

  “好,你弟兄俩合伙和他们谈。”

  “那把轧钢厂剩下的那个车间也给我们呗,场地不够啊。”

  “那是肯定的啊,我明天把他们叫局里说。”

  “那就好了,伯伯,因为您那手受伤这一条线多收他们十万块钱不过分吧?”

  “哈哈哈哈,不过份不过份!胜文啊,真有你的啊。”

  “咱搞设备受了伤,他们给咱补补,这不应该的吗?”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应该!应该!”

  第二天一上班,徒弟们都围了过来,大家嘘寒问暖好不温馨。

  师徒亲昵完毕,王胜文开始分配任务:

  秦淮茹,你们这十三个人还是试验我交给你的那些配方,试验完了我还会再给。

  孙伟,你们二十四个人,还是搞制钉机,继续生产,国内国外的各装配一半,没有数量限制,慢慢干,以练技术为主,注意提报材料计划。

  宋红霞,你去找李厂长,让他给安排外协你们的工作台,所有你们组的每人一个。图纸在这儿,拿好了;孙二虎,你负责工作台来了的电源安装啊。

  其他人,这几天把拉丝生产线清理干净,把该维护保养的地方保养好了,近期有人会来参观。

  所有人,下午下班之前,去那个空着的车间打扫卫生一小时,必须清理干净啊,那车间以后归咱们用了。

  众人一阵欢呼。

  正说着呢,杨厂长进来了:

  “王科长,给他们开会呢?”

  “对,这不刚回来吗,给大家安排一下工作,杨厂长您怎么亲自来了?今天你不值班啊。”

  “咳咳,我这不是刚从局里回来吗,过来告诉你们,那个空着的车间啊,也归你们用了。”

  王胜文并没有接他的话茬:

  “杨厂长,我出发这十几天,你带着他们干得不错啊,我回来看了一下,有个特种钢的材料,马上就能成功了,这事儿还得你跑。”

  杨厂长的兴趣马上来了:

  “啊?什么特种钢?”

  “嗨嗨嗨嗨嗨,咱还是不说了吧?”

  “对对对,不说不说,我今天去开一下全厂工作会议啊,回来马上带他们干活儿。对了,王科长,你也参加啊。”

  全厂工作会议,除了正常轧钢生产,果然又是安排国内和国外制钉机的生产计划,国内30台,国外25台。

  王胜文一想,这是娄半城在香港成功了啊。这可是好事儿,下班之后去告诉娄晓娥让她高兴一下。

  老爸那边的动作也太快了吧,这玩意儿是说要就要啊,苏局长你也不矜持一下就同意了?

  马上举手发言:

  “杨厂长、李厂长,你们这任务加的,也太重了吧?我们人太少,忙不过来啊,我们要人!”

  杨厂长立刻就说:

  “对对对!要人,李厂长你去局里要人!”

  李厂长很无奈地说:

  “凭什么我去要人,杨厂长,不是该你去局里要人吗?”

  杨厂长双手一摊:

  “我不是得去做试验吗,以后要人的事儿就交给你了,我不管了。”

  李厂长心中一喜,嘴上却说:

  “就你天天忙,好吧,我去要。要几个?”

  “二百。”王胜文回答。

  “不,三百!”杨厂长说这话,肯定知道些什么。

  李厂长有些无可奈何地说:

  “好吧,三百就三百,我去跑。”

  机加工车间和钳工车间的车间主任还没反应过来:

  “我们车间可以去人支援。”

  “我们车间也可以!”

  气得生产科孙科长训斥:

  “坐下!关你们什么事儿,净捣乱,你们会吗?”

  孙科长当然要守住儿子孙伟的阵地,还终于报了被赶出来的一箭之仇。

  杨厂长开完会,是和王胜文一起回试验室的:

  “胜文,咱今天还开炉?”

  “肯定正常开啊,说不定他们已经开了,配方接近成功,不代表已经成功,还要做大量试验,唉,时间紧啊。”

  “好,那我去试验,你去研究一下配方。胜文,跟你说个私事儿,我有个侄子啊,想到我们厂里来,你看是不是能安排到你那儿啊?”

  “可以啊,不过丑话说前头,不听话我可真揍。”

  “这个你放心,我不护着。就是该学什么呢?”

  “就学你干的这些呗。”

  “我这有什么可学的?”

  “那是你没学好,这绝对是技术活,炉温控制你学会了吗?浇注速度控制好了吗?这些可都是绝活儿。而且,学了这个,还不能开除,你想啊,要是开除了,他跑那边去把咱这些试验手段给出卖了。”

  “啊?那他不敢。看来这工作还挺重要的啊?”

  “可不是嘛,纯粹的技术岗位,你没看我都是选的能信任的人?干钳工的那帮人,我平时对他们好吧,但我从来不让他们干这些。”

  “嗯,有道理,是得选自己信得过的人。”

  “当然有道理,你没看试验出来的配方,我一个都不给他们看吗,只有你看过,还被大领导给滞留了。”

  “嗨嗨嗨,我那不是犯傻吗,我当时要是扔下就走,不就没我什么事儿了?这样,我回去,去三食堂让傻柱做一桌菜,算是给你接风洗尘。”

  “行啊,我带两个人过去。”

  ……

  饭桌上,杨厂长坐首位,王胜文做次位,生产科孙科长也来了,坐另一个次位。王胜文带了秦淮茹和孙伟。

  坐在最后位的是杨厂长的侄子杨伟。

  聊了几句,杨伟就想过来磕头拜师,被王胜文给托住了。

  生产科孙科长接着说:

  “杨厂长,在厂里拜师可不合规矩啊,都是单独请师傅才能拜师,我知道王科长的规矩是在正阳门那边那个小酒馆才能拜师,对吧王科长。”

  “对对对,孙科长说的没错,家里地方小,我都是在那儿收的徒弟,孙伟就是在那儿收的吗。”

  杨厂长赶紧指了指杨伟:

  “杨伟,今天晚上,你就去那边拜师,说好了不能喝多啊。”

  “嗨,几杯小酒能喝多才怪!”孙伟不屑一顾的声音。

  “行,我下午去那儿等我师傅。”

  傻柱端着菜上来了,杨厂长赶紧招呼:

  “何师傅,炒完了吗?炒完了赶紧坐下来一起吃。”

  傻柱正搬椅子想往那儿坐呢,王胜文阴阳怪气地来了一句:

  “呦,杨厂长你这是要请厨子啊,怎么?杨伟在我那儿学不好要去干厨子?孙科长,要不咱们走?”

  杨厂长赶紧制止:

  “不是不是,我这不是看他菜做的好吗。”

  傻柱倒是干脆,立马把椅子搬回去:

  “得嘞,师傅不让上桌,我还是回去炒菜吧。”

  王胜文不跟他客气:

  “滚蛋,这儿没你什么事儿。”

  杨厂长疑惑地看向秦淮茹,秦淮茹笑着回应:

  “早打服了,不敢反抗。”

  众人会意地一笑,杨伟则有些恐惧地看向王胜文:

  “师傅,我才不去学厨子!”

  “对!不听你叔的。”

  ……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