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都市娱乐 水浒:我真是一个好官

第309章 与赵良嗣同行

  船队远离港口,沿着海岸线航校

  旗舰船上,孙新安顿好赵良嗣和几个伴当,便邀请对方来到甲板凉棚内入座。吹着温润的海风,喝着茶欣赏海景,些“海上景色如何”之类的废话。

  话之间,赵良嗣难改其贼眉鼠眼的本色。快速扫视几艘船上,见到不少浑身披挂的将士心中吃惊。暗自数了数,至少也得百八十人,暗自寻思这位孙都监此行不简单,不是人重要就是货物珍贵。

  孙新察言观色,笑了几声:“”哈哈,赵大人有所不知,本来朝廷召见,六月又是太师大寿。五月初我便要赶往京城。这不,大人要走,刘大人来询问我也有意,正好提前与你同行,路上有个伴。”

  “原来是这样!”赵良嗣心中一惊,不动声色点头。

  孙新有心缓和矛盾,主动放低姿态,笑着道:“赵大人,你我素不相识,之间本来也没有什么矛盾,之所以几次见面红脸话,全是因为上面有些争执之心。刘大人也狠狠训斥于我,我年轻不懂事,大人勿怪,公是公,私下里坐而谈笑。”

  “哈哈哈,鸡毛蒜皮之事,孙都监真性情,热血男儿。”赵良嗣听到这话很舒服,见孙新态度真诚又笑脸相迎,连连摆手,脸上的笑容也真挚起来。他本就是从北方叛逃来的,多个朋友多条路。

  两人相视而笑,喝着茶闲聊,关系熟络,称兄道弟。孙新看到吕方端着托盘走来,冲赵良嗣笑道:“老哥,你见多识广,帮忙看看这几件物事如何?”

  “哦,荣幸之至。”赵良嗣是个读书人,来了兴趣。

  话间,托盘放在茶几上,红布掀开,露出里面里面三件物品来。一对雕功精致,栩栩如生的玉狮子,一套晶莹剔透,雕刻有鱼虫走兽花纹的笔架。

  在朝阳照耀下,熠熠生辉,光彩夺目。

  “呀!”赵良嗣的目光一下子被吸引,再也挪不开了。忙拿在手中把玩抚摸,凑到眼前观瞧,过了好半晌。最终爱不释手地放在茶几上,啧啧称奇。

  他又以一副专家点评:“镇纸狮子和笔架玉质细腻,是为上品。雕功精湛出自大家之手。入手温润,不古玩,至少是几十年的老物件,不错。”

  “哦,这么来还挺珍贵?”孙新一副土包子的语气。实则心里赵良嗣充满鄙夷,简直是瞎了眼。这哪里是什么老物件?分明是玉臂匠金大坚前段时间雕琢而成,经过特殊处理,仿造成了古物件。

  赵良嗣看着玉狮子连连点头:“是极,这种文房宝物数量少而更贵,长期沾染文气,其寓意吉祥。”

  “原来是这样!”孙新恍然大悟,也捕捉到对方眼中羡慕闪烁,明白其所言不是假话,多半也猜测读书人就是喜欢这种文房四宝,于是,爽快地挥手:“赵大人,弟做官不久,家底薄,没什么好送的。这几件物件拿得出手,那便送给老哥。”

  “此言当真?”赵良嗣既惊喜又错愕。惊喜获得价值不菲的文房宝,错愕这位孙都监这般豪爽大方。

  “当然是真,就当是弟赔礼。”孙新满脸认真,随后又笑道:“以后朝堂之上,老哥多多美言几句。”

  “呵呵呵,好!”赵良嗣笑容满面,用红绸盖住托盘。心这位孙都监年轻俊朗又上道,是个人才。

  用不值钱的玩意博取好感,这买卖值!

  孙新与赵良嗣边喝茶边闲聊,心里也是琢磨着。没错,这种雕功精致,栩栩如生的在别人眼中很珍贵。在孙新看来,不烂大街的白菜却普普通通。

  玉石毛料真不算贵,八成以上是看到雕琢工如何。而金大坚最擅长蠢,类似玉狮子和玉笔架的物件,孙新还有一堆准备送礼,多走动,拓展人脉。

  “重光,吃饭了!”这时,孙二娘,李清照端着托盘过来。见到面白无须,双眼狭长的赵良嗣还没走,柳眉微皱,却笑着打招呼:“哟,赵大人也在呀!”

  “老弟,这两位是?”赵良嗣转头看向两个女人,见她们素裙戎装,又俏丽无双,目光不由转向孙新。

  “这两位皆是我的夫人,一个是孙氏,一个李氏。”孙新连忙笑着,挨个简单介绍,随后转移话题:“老哥来得够早,早上未用膳,那便一同享用。”

  “哎呦,那怎么好意思呢?”赵良嗣假惺惺地客套。

  “你我是兄弟,再了,客随主便。”

  “哈哈哈,那就劳烦兄弟了。”

  “老哥笑了,添一双碗筷的事情。”

  ……

  孙二娘和李清照本就擅长烹饪做些好吃的。尽管在船上来得匆忙也很丰盛,海鲜包子,肉末烙饼,生蚝肉粥,外加一碟煮鸡蛋,还有几个酱菜搭配。

  “好吃好吃,重光,好福气啊!”赵良嗣是真饿了,加上饭菜好吃,那是狼吞虎咽,连连称赞博好福

  孙二娘和李清照坐在自家男人身后喝粥,脸色不太好看。她们多少听过这人,爱屋及乌之下,自然对这家伙没什么好感,眼见对方这般心中不悦。

  “老哥,好吃就多吃点。”孙新却是很热情。又给夫人眼神示意安慰,像是在以后再收拾这家伙。赵良嗣只顾着吃喝,浑然不觉悄然间被人盯上……

  在海上航行是件无聊的事情。

  景色再美看多了也觉得无趣。赵良嗣吃饱喝足挺着个大肚子,困倦得不行,早早回到船舱里补觉。

  没有了这个碍事鬼,孙新陪着两位夫人在船上溜达赏景,趁着没有人看见,搂抱着相互亲热一番。又看着船尾吕方,张大炮等亲兵熟练地撒下拖网。收获肥美的鱼虾后又为今的午膳而准备着……

  从蓬莱府到开封走水路。将近两千里之遥。

  不过,孙新身边有两位夫人陪伴,白不是陪孙二娘,吕方,卞祥等人切磋武艺,就是指导李清照体能训练,与她探讨诗词歌赋。黄昏吃罢晚饭,早早跟夫人回到房间创造生命,行程并不枯燥。

  一转眼,过去两。

  船队早就从海中转入北清河,一路行驶入了济水。

  途经青州时,孙新并没有前往二龙山,只是末尾那艘船在码头停泊片刻,卸下几车好酒送到山寨。专门从蓬莱阁购得送给结义兄弟鲁智深和武松。

  这,黄昏时分。

  旗舰凉棚中,烫着两壶酒。五七个菜,炉上有烧烤。孙新与孙二娘和李清照抚琴奏乐,谈论诗词。

  孙新真不是那块写诗作赋的料,孙二娘顶多只能认得些字。李清照是个大才女,宛若堑般的差距。三人凑在一起谈论诗词,用脚趾头想,都知道结果。

  别孙新和孙二娘俩,再来十个八个也斗不过。只能当个听众,听李清照朗诵完诗词,兴致勃勃地给两人解析,她的诗词好在哪里,妙在何处?

  “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

  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斜攲,枕损钗头凤。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

  “郎君,我是不是很没用?”孙二娘看着李清照抚琴奏乐,朗诵诗词。耷拉着脑袋凑到孙新耳边呢喃。

  “休要胡,你是那种武力型的,干嘛要比较文采?”孙新已收搂住孙二娘上下其手,笑着安慰:“再了,我也不会,那姓赵的不也吓跑了吗?”

  “嘻嘻嘻……”孙二娘笑了。

  曹操曹操就到!

  只见赵良嗣走出船上,迎着残阳,伸了个懒腰。

  “老哥,快,快来吃几杯酒?”孙新热情地挥手招呼。

  “哎哟,老弟,这几太过油腻,吃点清淡的即可。”赵良嗣摸着肚子笑着摇头,客套了几句便走向伙房。他不是肚子不舒服,而是害怕李清照。每次探讨诗词歌赋,总是败下阵来,狼狈而逃。

  “看到没?一个读书人都吓成了这样子,咱们不能比。”孙新拿着赵良嗣举例,安抚孙二娘的情绪。却使李清照朗诵完诗词,瞪着孙新“偏心”。

  “吼……”孙新正准备些什么,突然震的虎声响起。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