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唐:开局砍了长孙皇后

第十三章 追星族李二的怀疑

  此内容首发此内容由m.***.首发“这行书笔力如此雄厚,字体飘逸,真是你所作?”

  李二被长孙皇后的话语给吸引了过去,一眼就看到了那副挂在墙上的字。

  命人将之取下后,李二这才拿到手里细细的观摩。

  这是一副行书,李二虽然最擅长飞白体,却还是一眼看出了这是一幅行楷。

  毕竟李二是作为东晋书圣王羲之头号真爱粉的存在。

  而王羲之就是行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字更是有着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

  可以说李二就是大唐时期最大的追星族。

  李二爱王羲之的书法究竟爱到了什么程度呢?

  李二钟爱书法,尤其欣赏王羲之的《兰亭序》。

  为了得到这件作品,几番努力都没成功。

  最后用了一个计谋,才获得这件稀世珍宝。这仅仅是人家追星路上的日!常!

  做一个合格粉丝的必备素质,就是要支持偶像所有的作品。

  所以千万不要被兰亭的故事误导,以为李二只爱“天下第一行书”。

  唐代的《徐氏法书记》有记载。

  “太宗於右军之书,特留睿赏,贞观初下诏购求,殆尽遗逸”

  也就是说,李二同学刚一当上皇帝,就开始迫不及待要为偶像花钱了!

  并且发誓要把王羲之的作品全部买光光……

  按《叙书录》所记载,李二当时收集了王羲之的墨迹3000多幅。

  并将其装订成书卷,印上“贞观”二字。(这个行为不禁让我想到了乾隆,果然霸道总裁表达爱的方式都是相似的)

  不过“追星无止境”的李二表示这仍然不够,一定要亲自下场为偶像呐喊一番。

  二十四史之一的《晋书》成书于贞观二十二年。

  书中有李二亲自撰写的4篇史论,其中之一就是《王羲之传论》。

  因《晋书》中有李二写的4篇史论,故书中有“唐太宗文皇帝御撰”字样。

  在史论中,李二把钟繇、王献之等书法家挨个点评了一通。

  并给每个人都挑了堆毛病。

  然后直接放话说:“详察古今,研精篆、素,尽善尽美,其惟王逸少乎。”

  “其余区区之类,何足论哉!”

  为了突出偶像的完美,不惜贬低别人,这个别人里甚至还包括偶像的儿子!

  李二追起星来自己都怕。

  不过人家二毕竟也是一朝明君,格局还是有的,追星的同时也没忘了提升自己的书法水平。

  据说,每得一幅王羲之真迹,李二都要命人将之挂在寝殿中。

  方便自己朝夕观览、每日临摹,而且自己临摹还不算。

  连带着儿子们也得跟着临上个几百遍,请注意,是每幅都要临几!百!遍!

  后来大手一挥之下,还首创了行书入碑。

  要知道唐以前,为表庄重威严,碑文书体一般是篆书、隶书或楷书为主。

  而到了李二这里,直接就把首块行书碑给弄了出来。

  由此可见李二对王羲之的行书喜爱程度。

  几位随行的国公除了程咬金这个混世魔王之外,无外乎都是极爱舞文弄墨之人。

  立即就十分有迅速的围在了李二的周围,想要欣赏一番这幅能够得到李二好评的字。

  只不过,房玄龄几人一见到这幅字,就立刻炸开了锅。

  “卧槽!这行书竟然写的如此传神!”

  “好字!好字啊!恐怕就是书圣在世,也不过如此了吧!”

  “狗屁!这分明就是王羲之的真迹!”

  李二还没有开口,房玄龄几人就先争论了起来。

  李二没有说话,皱着眉头,仔细的品味着这幅行书的一笔一画。

  叶晨的这幅字,大小相兼,有断有连,顾盼呼应。

  字体跌扑纵跃,苍劲多姿。

  将行书轻松、活泼、迅捷的特点发挥到了极致。

  完美的将疾与迟、动与静的结合展现了出来。

  这种行笔潇洒飘逸,笔势委婉含蓄,如行云流水一般的字体。

  李二只在一个地方见过,那就是王羲之的墨宝之中。

  这行楷与王羲之的字迹几乎如出一辙。

  甚至还隐隐有一种青出于蓝胜于蓝的意思。

  李二临摹了王羲之的书法这么多年,自认为是写不出这般传神的行书。

  他现在严重怀疑叶晨这小子是不是拿了一副王羲之的真迹在这里忽悠。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二方才只顾着欣赏这幅字,并未来得及欣赏其内容。

  如今心中有些怀疑之下,下意识的就将这幅字给读了出来。

  “好诗!这首诗可以称得上是妙绝古今了!”

  “不知是何人才能够做出这种清新朴素,意境浓厚的诗句!”

  “房相你可知道此诗出自何处?”

  房玄龄博览群书,一时间,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了他。

  “妙哉妙哉!不知此诗出自何处?还请驸马告知!”

  房玄龄老脸一红,纵然他阅书无数,平日里自称长安活书库。

  可今日任凭他绞尽脑汁却也想不出这首诗究竟出自哪里。

  索性不去理会众人,反倒是笑呵呵的看向了叶晨。

  <b>

  &amp;amp;lt;/b&amp;amp;gt;</p>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