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令人喘不过气来的盘问
江叔父好。
陆尧赶紧打招呼。
江陵笑笑,邀请他坐下,让下人端来热茶。
接着,他才问陆尧:陆公子之前住哪里。
陆尧当然是说住在大明领土之外,化外小国的群山之中。
这些地方也并非凭空想象,经常看新闻也就能随口捏造。
只不过是想象中的世外桃园罢了。
江陵也想不到在那些化外小国的群山之中,还住着那么多大宋移民。
他似乎也有些感触,发了会呆,这才问:你们都是怎么生活的。
这个问题,陆尧已经回答过多次,自然不介意再说一遍。
无外乎是农耕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江陵有点不解,既然大家的日子过得这么好,为何还要回来。
陆尧苦笑:其实过了几百年,想回来的人并不多,只是元老们尊重先人的意愿,所以我们五个特别想回来看看的人先来了。
江陵呵呵一笑,看着冯汉文,笑道:这也是笔大生意啊。
冯汉文只是跟着嘿嘿一笑。
陆尧有点困惑。
心想:什么大生意,难不成现在的生意人还懂得赞助吗,促成回归一事他们就有利益可沾。
也是啊,这里面的确有很多利益。
陆尧继续思考。
假若几万宋人回归是冯家一手促成,那么很有可能,今后这些人住哪里,吃什么都由他们负责,里面可能是有好处的,更重要的是,朝廷也要对冯家另眼相看,那不就是红顶商人了吗。
这个老家伙,不愧是让掌柜都忌惮的元老级人物,开始打大宋移民的主意了。
陆尧倒有些紧张起来,暗付:老子全是瞎编的,又怎么能够帮冯家做成这件事。
转念又想:也没什么,反正我都说了只有我们几个人愿意回来。
当下又宽心许多。
当初觉得这是个很好地借口。
现在却觉得是一个很大的负担。
后悔刚来时自作聪明。
江陵和冯汉文都不知道陆尧在那么短的时间里想了这么多的东西。
两人都以为他是在品尝名茶的味道。
若是知道他在想什么,不知会作何感想。
对了,你为什么没有和几位朋友在一起呢。
这个江陵倒也老辣,什么问题都要问个清楚。
陆尧实话实说:我要追踪仇家。
江陵很诧异,问:你们过的是世外桃园的生活,怎么会有杀父之仇那样的事情发生。
陆尧虽然有点难以招架,但不得不点赞江陵。
他想不到江陵能看出自己谎言中不恰当的地方。
当即解释:其实那里民风虽然淳朴,也只是相对而言,人的劣根性还是没变,总会有事情发生。
江陵咀嚼着那两个字劣根性,有些费解:宋人发明的词汇吗,怎么书上没有,做何解释。
陆尧这才想起自己说出一个这个时代没有的词来,有些犯晕。
借喝茶掩饰一番困窘,这才解释,不错,书上是没有,因为市井俚语是很难上书的,此话的来历,还是亡国之前,江南一片混乱,又怎么会有人为这个词上书。
你还是没说什么意思。江陵追问。
陆尧说:江叔父,一看就知道你学识渊博,财富也难以斗量,小侄是万万不能相比的,可是说起来我们同为炎黄子孙,难免都有共同的毛病,不好的习惯,这就是劣根性。
江陵恍然,道:也就是说,时事造就了这个词。
陆尧点头,背心已经在冒汗。
他希望江陵不要再问。
否则,多少胡说八道都要倾盆而出。
以后和这个江陵打交道恐怕都要在谎言中度过了。
江陵这时哈哈大笑,很好,想不到能和活生生的宋人有所交流,收获不小啊,什么时候能够见到你另外几位朋友呢。
陆尧说:我那几位族人在南昌非常忙,恐怕一时难以成行。
江陵笑道:没关系,改天我约所有人一同前往帝都就是。
陆尧赶紧说:如果叔父相邀,我的族人定然如约前往。
江陵听到这样的回答,很高兴,
可是忽然之间,他又像是想起什么,问:听说你是做镖局的,怎么选这样一个工作,你们应该全国各处看看,找一个适合族民生活的地方啊。
陆尧说:刚刚已经说了,回归只是元老遵从遗愿,并没有多少人愿意的,所以此事并不迫切,找个吃饭的地方相反更急一些。
说到这里,冯汉文哈哈笑起来。
江陵这才回过神来,霍然起身,抱拳道:不好意思,把掌柜冷落了。
冯汉文摆摆手,说:没关系,我听你们两个聊天,觉得挺有意思,一旁听着就好了。
江陵也就入座,询问陆尧:有没有保过镖啊。
陆尧点头,说起自己保过一个诱饵镖,还成功了。
已经得到官府认可。
江陵很吃惊,连声赞好。
小兄弟你有前途啊,将来我们药店有什么生意也请你们天下镖局来保好不好。
陆尧笑:当然好。
如果是请你一个人呢。
陆尧有些犯晕:只要不是诱饵镖,其他个人镖,我都接。
好,这才是男子汉,哈哈。
江陵心情看起来非常好,也很健谈。
陆尧不知道他要聊到什么时候,反正他已经没有力气奉陪了。
一来他肚子已经饿了。
二来承受了太多的精神压力。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