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贵呷了一口茶:“确实有个缘故。我何尝不想接了这桩生意,只是这香料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大风刮来的,那是梅家一船一船从真腊诸国运来的,驾船出海,那可事卖命的活儿,海上多风暴,一年到头,那船在海上沉了没回来的,不知凡几。梅家的商船在商队里算是结实的,可若真的遇到大风暴,也是撑不住的。梅子玉原是梅家的少主,幼时因病在我家住过一段时日,因此与我相熟。他上次带船出海,就遇上了风暴,好在有惊无险,但梅老爷子再舍不得叫他出去了,便将家主的位置传给了梅子玉,自己颐养天年去了。因而此番开“国色天香”的目的,一来是扩大产业,二来是为了召集人手出海的,照着梅家商船的速度,从闽南港口出发,来回一年的功夫,再加上从邯郸到闽南这段路程,就算走水路也要两个月,这样从去到回来,往快了说,也要一年半。你看我这家里,老爷子也老了,家中妻儿也要照顾,哪里撇的下,何况我当这衙差,俸禄不多却也够一家子吃穿用度,家祖父给人看病,也不是谁的钱都不收,那些有钱的富贵人家,老爷子还是收钱的所以还没到那个份儿上。我看陶清兄弟是个有才学的,况你也实在缺这银子,我便有心叫你试上一试。好歹梅子玉是我好友,若寻了不周全的人给他,我也过意不去。”
陶清奇道:“这“国色天香”开分号,竟是不给提供香料货源的么?还要分号的人自己下海去收?”
李贵看出陶清神色有些退缩,便道:“常言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梅家挑人也不是随随便便的,既要有勇有谋,又要有胆有识,若能出海到各个产香的地界走一遭,亲眼见着那些香料怎么制成的,才会真正的懂得香料的珍贵,这样的人,才配做“国色天香”的分号掌柜。”
陶清祖上世代都是木匠,香木不分家,陶清小时候也耳濡目染,见识过沉香奇楠等上好木料,后来家世凋零,但祖上留的识木辨香的手抄册子还在,陶清早就熟记于心了。大凡好香,都是树木遭了雷击、虫蛀、刀砍、斧削之类的外伤,然后有特殊的菌种形成的。如此机缘巧合,十分难得。
陶清点点头:“李兄抬举,陶清自然感激不尽,我心里头也想接下这桩买卖,可是,李兄刚才也说了,这趟来回,少说也要一年多的光景,家母的病,如何等得?”
李贵道:“你如今不过是缺银子,有了银子你娘亲的病也就无碍了,好生将养着就是。梅家给的条件跟优渥,先给一千两两银子的本钱,你拿出二百两来给你母亲买药,差不多能吃到你回来,剩下的八百两,你当做本钱,去了当地买香料都很便宜。梅家还给每个分号一艘商船,可以立自己的旗帜,每艘商船配小厮二人,船夫二十人,这些都是去过真腊等国的梅家人,见识过当地的民俗风情,只是不认得字,不然他们就可以自己开门做生意,就没有陶清兄弟什么事儿了。这小厮、船夫回来以后就跟着分号掌柜办事,不再回梅府。当然梅家选的小厮都是机灵之人,说是听分号掌柜调遣,实际上也有监督的意思,免得分号掌柜的办事不规矩,毁了“国色天香”的美誉,这些事大家都心知肚明,我也不瞒你!”
陶清道:“这不是小事,我还得回去跟我媳妇商量商量。不过眼下看来,我怕是也没有更好的出路了,还要劳烦李兄在梅公子面前提上一提,给我留个缺。”
李贵道:“这是自然,陶清兄弟尽管放心。你先去和家里商量,若是定下来,明儿我就带你去见一见梅公子,具体的事,到时候再说。”
陶清再三谢过,回了屋,陶清娘已经睡下了,金凤也正靠在床头打盹,陶清轻轻碰了碰金凤的胳膊,把她叫醒。
“娘好些了吗?”
“喝了药,好多了,烧也退了。你做什么去了,怎么出去这么一大会子?”金凤问道。
陶清怕吵醒了他娘,便拉着金凤出了屋,两人搬了脚凳坐在屋檐下,秋高气爽,今夜天上的星星格外璀璨,陶清和金凤的心情,却有些沉重。
没等陶清开口,金凤先说话了:“你刚去哪儿了,娘醒了叫你呢!她是见过世面的,我说给她吃的是野参根子不值钱,看她的样子,怕是不信。若照实说了,她断然不肯吃的,可让我怎么瞒得住?还有,咱们手里可只有这十两银子,眼下全买了人参也只够吃个把月的,再往后可怎么办呢?咱们挣银子再快也比不上这药吃的快啊?”
陶清道:“我正要跟你商量。刚才李兄和我说话,说起了金陵梅家,是个经营香料的世家,他家的香料铺子叫做“国色天香”,想要在邯郸开个分号,问我愿不愿意做这分号的掌柜。”
金凤听了,十分欢喜,高兴的站了起来:“有这好事?你可答应了没有,一个月给几两银子,够不够娘亲吃药的?”
陶清看她高兴的样子,不由失笑:“好凤儿,你且听我说完,天底下哪有这样掉馅饼的好事。现在这个铺子连个影儿都没有,我若想将铺子开起来,一切都要自己动手,最根本的,连货源都没有,还得我亲自坐船去采买。”
金凤不解:“他家开铺子,怎么连店面货源都要你操持?去哪儿采买香料,去他们梅家吗,到金陵去?这到也说的过去,是不是他们梅家的人嫌麻烦,想省下一笔路费?”
陶清摇摇头,要是去金陵,他就不用这么纠结了,当场就会答应下来,之所以要跟金凤商量,就是因为出海这档子事,一来路途遥远,来回一趟耗费时光太长,他实在是舍不得让金凤一个人独守空闺,二来太危险,海上无风三尺浪,若真是运气不好,赶上风暴,他这小命就交代了,他陶清刚成亲没一年,新婚燕尔,哪里舍得分开。但这话他不能跟金凤说,若是让金凤知道其中的危险,肯定不让他去的。
陶清想了想便道:“倒不是去金陵,而是要出海,去真腊、渤尼等邦国去一遭,他们那里产香。回来以后,梅家人将香制好,咱们再拉回来卖。”
“你要出海?”金凤惊呼,“不行,太危险了,你不能去!银子的事咱们再想办法,但是不绝对不让你去冒生命危险。”
陶清道:“其实并不危险的,你放心。梅家商船十分坚固,梅家经营海上生意这么多年,极少出差错的。而且去的时候,还有好几十个经常出海的梅家人跟着,不会有事的。唯一一点我不放心的,就是这一遭花费的时间长些,要一年半载的才能回来,留你一个人在家,我舍不得。”陶清握住金凤的手,轻轻揉捻。
金凤道:“你一定要去吗,咱们成亲才多久,你撇了我一个人在这里,叫天不应叫地不灵的,若娘亲有个好歹,我找谁去?”
陶清心中一痛:“好凤儿,是我没本事,护不得你和娘亲周全,我恨不得天天和你一处,可是,我若不去,咱们就是三头六臂,也挣不来娘亲的药钱。你放心,梅家只让各家分号掌柜的去头一遭,再往后就可以派家丁过去。你在家安心等我回来,往后咱们的好日子长着呢!”说着将金凤拥在怀里,抚摸着她的背安慰。
金凤窝在陶清肩头,还是闷闷不乐:“红颜易老,时光容易把人抛,等你再回来,我又老了一岁。花儿今年谢了明年还开,可人却与此时此景不同了。”
陶清无言,心中也是同样的惆怅,静静的抱着金凤,一句话也说不出口。
好半晌,金凤道:“如今也没有别的法子可想,若我拦着你,娘亲的病有个好歹,我就是不孝了。你既然要去,一定要记得早回来,莫让我等太久,记得时常写信回来,报个平安。。。”金凤再说不下去,哽咽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