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预测对了!这熟悉的感觉,不会真是皇长孙吧?
书第181章预测对了!这熟悉的感觉,不会真是皇长孙吧?
桃园空间。林
“老手段还是一如既往的好用啊。”此时。
朱雄英看着大殿中的一幕。却是陷入沉思。
不同于大殿内,正激烈的争辩信件是否属实还有齐泰那一番,惊为天人的推测和分析。朱雄英却想的是…
李成桂不是傻子,此次他趁着铁岭卫内迁,妄想占领铁岭以北的举动。的确并非其本意。
之前的他,和大明交过手。
北境战线上的明军,是大明最厉害的精锐。他都没有讨到半点便宜。
现在再来,分明就是高丽王室,认为他功高盖主。想要动心思,将这位“大患”给铲除了。而这些。
李成桂都非常清楚!
他更是知道,那些迂腐的同朝之人,在自恋的将他们的地图,和大明的版图画的一般大的时候。他就知道。
这些人,又一次开始沉迷声色犬马…他们要借着大明的手,除掉自己。
也能趁此机会,试探一下大明的态度和强弱。如果自己成功了。
高丽会得到一大片土地,同时他们也会认为明国是软弱的!如果自己失败了。
那就更好,这口大黑锅,他是不戴也要戴!他无比清楚的知道。
仅仅凭借他身后的这些兵马,一旦碰上大明。那就是螳臂当车,不自量力!大明……不可敌!所以!
不如挥兵回开京。清君侧!
g年
而此时。
“报!!”
“北境急报11!”
齐泰还在侃侃而谈,说着自己的“见解”。并且把军事上的来往消息,都掐的十分准。可谓意气风发。然而现在。
近乎所有人的表情都凝固在了脸上。齐泰更是不可思议的,猛然转过身。
跟着众人的视线,一起看向那个通报的“小将”。同一时刻。
燕王朱棣、晋王朱惘、太子朱标…包括老爷子,更是猛然站起,语气急促。“何事、快说!”
“启禀陛下!辽东都司来信,高丽退兵!”
哗!
随着这小将的话音落下。几乎所有的官员。都猛地起身。
“什么?”“真退兵了?”
“你所报的可是事实?”“真是退兵?不是修整?”这一刻。
数位官员,接连朝着那报信小卒看去。后者虽然被这一幕搞得有些胆怯。但经常报信,什么大场面都见过。还是第一时间回答道。
“回禀陛下,各位大人,的确是退兵!”
“这种军机大事,必须要核查三遍以上,才能确认!”“断然不会有假!”“退兵?”“真退兵了?”
百官这下算是听懂了。
但还是有些不敢相信,众人齐齐回头互相望去,均是看到各自眼神的惊骇。当下。
所有人都不知道该说什么。转而。
齐齐的朝着,老爷子手里的那封信件看去。让他们露出这种情绪,不是高丽的退兵于否。而是!
这封信真的猜对了!
这种熟悉的感觉,再次笼罩心头。
和之前他们接受到类似的信件,一模一样!皇长孙?
是皇长孙吗?
可皇长孙…不是昙花一现、就此消失了吗?这封信到底是不是?还是说,有人在模仿?这一刻。
成了所有人心中的疑问
朱允炆死死的盯着桌案上的那封信。
他现在的心情,已经复杂到了极点,恐慌蔓延。让他有种室息感。官员之列。
齐泰注意到了朱允炆的表情。他心神一凛。
知道二皇孙,也想到了那个人,同时,心情处于崩溃的边缘。他立刻反驳道:
“不可能!”
“怎么可能有人未卜先知?”
“定然是有人提前知道消息,才故意利用海东青的速度,送来朝堂。”“打一个速度差罢了!”齐泰再次点头,似乎无比确信。
若有人故意捣乱,驯服海东青,速度会更快。然而。
他话音刚落。
就被一名武将阻拦。
“齐大人,之前那封信上,可是写着高丽大军,此次回京是要夺权的,而且不久之后,还会夺权成功,并且给我大明献上降表,求赐名!”“高丽王国,兴许在几个月后,就变成了李成桂的王朝了。
“可现在,北境来信,讲得却是他们撤退,关于他们的目的,以及之后的推测,可是一点儿都没说啊。”齐泰自然明白这武将的意思。但是!
他绝对不会承认,“说到底,只是还没发生的预言罢了,说不定这又是有心之人给我们的假消息。”或许是齐泰这种方式,太过生厌。
蓝玉都怒了,“真是腐儒,读书读傻了,你怎么还跟咱们胡搅蛮缠?”眼看着他们又要争吵起来。
老爷子当即头痛。
“都给咱闭嘴!”
一时间!百官噤若寒蝉!
整个大殿终于安静了。
体会到这难得的安静,老爷子终于长长的呼出了一口气。他又拿起了那封信。
刚才,他只看到了前半部分,就觉得太过荒诞,以为是有人戏耍。但现在,再次看去…不由得心神火热。
既因为,这很可能是因为“雄英”的再次来信,让他惊喜。又因为,这封信件上巨大的信心。让他不愿意就此放弃。
“若是这上面,所阐述的都是真的,我大明又该如何?”此话一出。打破先前的寂静。
无论文武百官,神情骤然一变。而就在这时。
朱棣直接开口:“父皇,儿臣认为,应当尽快抓住时机!”“所谓礼尚往来!”
“既然高丽敢派兵,甚至敢以国书,声明让我大明归还所谓的国土。”“那作为还礼!”
“我们自然,也不能让他们一走了之。”
“趁着这个机会,收回自古以来的汉地故士,也是理所当然!”此话一出。
整个朝中肃然一静。
而武将们,则是表情一振,磨刀霍霍,似乎极为激动。“陛下,这可是大好时机。
“不错!
“如若这封信上所言,都为真实。”
“那我大明,就相当于,先一步洞悉了他们的所有动作。”“快一步,便能快无数步。”
老爷子缓缓坐在座位上,从表情上看不出他的思绪。良久。
“老四,你可有把握?”
“按照那些草原部族的惯例,这几个月,正巧是他们随时都有可能南下的时候。”“也速迭儿奸诈狡猾。”
“他可是会抓准所有机会的…”老爷子之所以如此问。
还是处于,对北境安稳的考虑。
其实!
在此时的老爷子心里。
目前,还是着重于大明国内,先让那些“火器”研发进步到了一定阶段。才能量产!
而现在,这才短短的两个月过去。
工部还在研究,怎么才能炼出更坚硬,且具有柔韧性的“新钢铁”。还有诸如“石油、煤炭”等等能源的勘探。要知道。
大明在这方面,就是个稍微有一点基础、甚至没有基础的小白。就算有几本文献。
但真正实施起来,两个月的时间,还不够他们搞懂理论知识的。最多,也就是利用理论,多了一些模型。
正如上一次,在《雄鹰盛典》上,老爷子在外使面前,拿出来的轨道模型。
但模型终究是模型。
其中的火车,还是木质的,就是为了轻巧。但回归“现实”
所有的突破,都需要时间。反正!
眼下的老爷子是不急于一时的。
在他看来,只要大明的“内功”,修炼完成。
那什么安南、倭寇、高丽,还有鞑靼瓦刺、甚至帖木儿417。这周边之国。
只有臣服!
况且。
现在的标儿他们,还在忙那“五件东西寓意”的事情。再加上咱大孙……
这哪一件事情,不比那什么诸国重要的多?但现在来看…
时局变化之快,又让老爷子起了一些心思。比如在此之前,礼尚往来一次,也尚无不妥。“父皇!”
“儿臣此次回来,就是来请求朝廷,下拨钱粮。”这时。
朱棣站出,语气坚定,“只要钱粮足够。”
“儿臣自会知道,怎么让大明的利益,达到最大化!”“若是面对南侵的鞑靼和瓦刺,也能占据优势!”“嗯!”老爷子点头。
“高丽终究不值一提,就算他们再有变动,咱也不曾真正把他们放在眼里。”“北部的草原,才是大明最大的强敌!”
“这些人,一旦脱离了坚城,便在草原上如鱼得水,切屡次三番的南下!”“你若能有信心防备,那咱就如你所愿。”索性!
说到这儿的朱元璋,当即在群臣面前,下了决定!“北境一切事务,都由你来做决定!”“待会儿你派人,去和户部交接一番。”“咱会让他们尽量满足你们的要求。”“对了!”
这时,老爷子也不知道想到了什么。看向朱标。
“咱之前,让你将那些地图,发往各大藩王手中,按照时间早就到了吧?”朱标立刻点头,“回禀父皇,老五他们,皆有回信。“嗯!”朱元璋神情一肃。
“告诉他们,在此期间,北境一旦有所变动!”“就以燕王为首!”“另外…老四。”朱棣茫然抬头。“既然要去北境了!”
老爷子的声音缓和下来,目中满是不舍。“找个机会,咱带你去一个地方。”“也…见一个人!”
卫
人
文
学